引言
高中地理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地理学习又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因此,要学好高中地理,必须具备较强的读图能力。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
(一)没有认识到读图能力的重要性
有些教师对读图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忽视了阅读图能力的认识,片面地把读图能力看成是对图解产生的感觉,如果学生若对地理基础知识有牢固的了解和掌握,自然就会看懂这些地图。其中一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认图的有效引导,导致学生读图能力不强。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阅读图能力,这就导致学生还缺乏对阅读图能力的全面了解,不利于学生阅读图能力的培养。
(二)缺乏多样的读图能力培养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缺乏多样化的方式,都会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缺乏对先进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运用,缺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影响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由于相对单一的地理教学方式,使得地理课堂缺乏活力,比较的枯燥乏味,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这对学生的地理学习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在读图能力方面缺乏对学生的重视,使得高中地理教学难以突破传统模式,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较弱,读图能力不高,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引导学生学会读图的基本程序
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常用图例进行有效识记,让学生记住图中提供的图例和相关的文字,使学生能够对由地图中的多种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形来表达地理事物,对一些地图概念进行全面的了解,如分布图、景观图、地理联系图等。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将所学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应用到地图上,有利于建立地理空间概念。阅读地图时,要根据一定的目的对地图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样在阅读地图的基础上,也可以达到读图的目的。看地图时,首先要看地图的名称,并确认其内容。然后根据经纬网确定事物的位置、范围、方向,然后根据地图符号,对各种类型的事物进行确认,并根据比例尺,将实际的距离转换。最终,根据等高线的要求,需要了解地形、起伏、山脉的走向等。指导学生进行图画阅读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图片阅读要坚持图象结合的原则。要有效地把材料内容和地图结合起来,考虑到图与文之间的关系,使图与文能达到互补,从而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利用地图可以更直观、形象地呈现文字,并能对地图中的事物进行解说。其次,阅读地图要坚持减量原则。图中包含着非常庞大的信息量,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提取。因此,在阅读图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确定阅读图的主题,也就是说,需要引导学生知道读图是为某个地理问题而设计的,这样学生才能有目的去阅读。再次,看图要坚持联系原则。阅读图解过程中,需要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这样既可以激活旧知识,又可以将新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这一过程符合思维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综合概括等读图能力。
(二)创设生动的读图情境
学习情境与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教师要善于把握这种联系,有效地创设阅读情境,为学生搭建读图的桥梁,引导学生发现地图、图表的趣味性,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由于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地图和插图,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的读图思维更加活跃。例如,在学习《地行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经纬、地势等来读图,注重读图的策略,还应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将地图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地图的三大要素进行信息提取,引导学生对地图实物进行观察。
(三)巧妙设置问题
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解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隐含信息。指导学生在地图上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删减、重组,从而可以归纳出地理特征、要素、成因、规律等。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巧妙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析图能力,引导学生归纳地理知识,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分析地图。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图表,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从生态系统的构成方面,图中的几个框架代表什么?根据地壳的物质循环,在图框内的岩浆是什么?哪一种是沉积岩?哪一种是变质岩?图中的构架在海陆循环中代表了海水的哪一面?哪里降雨?这类问题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更深入地理解地图信息,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高阅读能力。
结语
教师应自觉地、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在地理日常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目前的地理在高考中,出现了“无图不成题”的情况,只有通过阅读图表,才能有效地解决地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读图能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让学生学会读图的基本程序;教师要注重创设生动的读图情境;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析图能力;教师要重视地图和文表的转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使学生越来越熟练地读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使学生掌握读图解图的各种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宋坡 . 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 能力培养的探讨 [J]. 读天下(综合), 2019(18):1.
[2] 陈智苗 .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 读图能力的培养 [J]. 中学课程辅导(教 学研究),2019(25):25.
[3] 王琛.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1):149-150.
[4] 贺瑶,张明礼,王延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特征及培养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1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