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
叶贵存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叶贵存,.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J]. 地理研究进展,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7027.
摘要:
地理学科的知识点多且杂,给学生的记忆背诵带来很大挑战,在考试时容易出现细节性错误。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抽象文字具体化、脉络化的记忆方式,它通过对冗杂内容的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让学生在框架之中填充学习知识,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学习方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可以看出,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十分必要。本文立足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价值及策略进行探讨,力求获得更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关键词: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DOI:10.12721/ccn.2022.157027
基金资助:

高中地理课程与初中地理课程衔接紧密,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唤醒记忆,辅助学生掌握高中地理内容。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价值

高中地理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教师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新旧知识的整合和衔接,促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学生更加直观化地学习地理学科知识,并将知识进行内化,有助于提升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可根据人脑的构思,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视野中,有助于培养高中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导图的连接点理清思路,并在自主思考过程中掌握地理学科学习技巧,整个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放射性思维能力,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减轻学生学科压力。教师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思维导入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明显提升,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整合学科学习资源,拉近了学生与地理学科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引入方式,加强了地理学科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学生更容易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锻炼了学生应用能力,切实解决了实际问题。学生在思维导图引导下,将碎片化的地理知识相连接,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教学效果。高中地理知识体系庞大,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在思维导图应用过程中,强化学生课前预习效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巩固课后记忆。同时,思维导图丰富了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线条、色彩、图形等内容的呈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更容易在地理学科学习中感受地理学科的乐趣,并从中受益匪浅,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综合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保证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路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将思维导图教学法应用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便于教师把控课堂教学节奏,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为深入挖掘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化特征,设计符合学生现阶段学习的教学内容;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思维导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情境中深化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昼夜更替原因等。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思维导图法,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出示教学课件,并为学生提供地球公转轨道仪。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将上一课时中的“南北半球分界线是哪条纬线?地球仪上连接的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等与本课时内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连接,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进一步导入新课程知识点。教师通过创建思维导入教学情境,使学生兴趣浓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在本章节学习中,不仅强化了新旧知识的衔接,巩固旧知同时,更好地接受新知,还从教学活动中感受地理学科的奥秘。

(二)结合实际,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之间的联系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在课堂中的引导,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同时,结合引导式、合作式教学法进行辅助教学,确保最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结合生活实际,抛给学生研究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小组合作讨论后,学生对探究的结论进行表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客观的评价,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护,尊重学生的意见。教师在思维导图应用过程中,加强德育知识内容、生活内容、社会关系等方面内容的融合,通过问题引导、问题讨论、问题启发等形式,打开学生思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掌握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宽对地理学科的认知领域。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有所提升,在思维导图引导下,学生加深了地理学科的理解;在合作讨论模式下,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集体感情,强化学生学习体验。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可根据教师提供的关键性资料和教材内容,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切实提升了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以问题引导式导入课程,启发了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并能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课题作业。整个教学过程,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实践能力,发挥出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三)分层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过程中,结合学生地理学科基础和认识水平进行教学设计,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在引入思维导图过程中,加强对教学侧重点的把控,并为学生提供清晰化的导图框架,并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使学生更加灵活地记忆知识点,并加强与相关知识点的连接。例如,教师在教学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内容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引入了往年高考试题,确保学生掌握本堂课知识点基础上,更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根据例题的引入,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筑完整的思维体系。教师在PPT中出示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例题的认识,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理清思路,在图文结合形式的支持下,快速解出题目答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将与本章节有关的知识点、基本概念渗透给学生,并通过例题拓展的方式,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进一步强化学生记忆,更新学生现有的理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地理学科学习规律,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科特点。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通过思维导入教学法的引入,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高涨,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习题解答环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不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要把握思维导图引入时机,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思维导图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深入研读地理教材,运用好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把握学科教学侧重点,在教材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并整合到思维导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成绩,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但是现阶段地理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既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也可以提高复习效率。当教师使用此种教学方法时,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结合实际,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最后融入分层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上述措施既可以提高高中地理复习的有效性,也能够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其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与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7(05)

[2]许琳.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地理教学[J].考试周刊.2015(0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