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陈朝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朝阳,.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 地理研究进展,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7084.
摘要: 为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师要贯彻落实科学教育理念,优化和完善教学策略,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为学生的地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教师要对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学习方式等展开综合分析,在学情分析基础上明确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还要保障地理教学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确保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84
基金资助:

一、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基本原则

为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地理学科涵盖多个知识点,教师需要将这些知识点进行科学整合,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与质量,为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在立足于地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技术紧密结合,既要继续应用成功的教学经验,又要结合实际学情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技术,为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保障。比如,教师可将微课、慕课、电子白板等应用于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学生掌握多样的学习方法,攻克学习难点。三是开展生活化地理教学。教师要认识到地理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将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的内涵和魅力,感受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动力。四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地理地图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学会看地理地图、绘制地理地图,并能从地理地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以及应用地理地图解决实际问题。五是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任何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上都要遵循此原则,要因材施教,采取更多元的教学手段、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

二、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 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地理学科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对此,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向,避免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混淆的现象。

以“区域经济发展”这一章节为例,该章节知识点较多,教师在教学前可以绘制思维导图,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词向外发散,分支为“区域农业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到了具体教学中再增补其他内容,最终完成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明确章节主要内容,不仅可以将知识点融会贯通,而且可以从中找到自身的薄弱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提升。以“大气运动”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可分别绘制“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思维导图,根据两个思维导图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又如,针对“水的运动”一课的复习,为了在教学中加强地理学科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过程,能用地理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水循环基本情况,在学生掌握了水资源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再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海水运动规律。另外,在“工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专题教学中,教师可绘制思维导图总结相同要素,也可区分差异要素,由此达到对比教学的目的。

2.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如可以将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简单、形象,增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等。为了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师也可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兴趣爱好,设计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地理学习,感受地理学习的趣味和价值。例如,在“河流的综合开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前通过多媒体设备制作视频,将河流的开发过程以动画形式模拟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河流的综合开发过程有较为形象的认识,降低学习难度,保障学习效果。

其次,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地理学习方面有擅长之处,也有薄弱之处。为避免教学的“一刀切”,教师要充分借助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微课视频进行强化学习,解决学习难点、攻克学习难题,借助微课视频针对性地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以“太阳系与地月系”这一单元为例,该单元包括太阳和太阳系、月球和地月系、月相和潮汐变化三部分内容,其中包含众多零散的知识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教师可以将知识点进行整合,以制作微课视频,每个微课视频控制在5~8分钟,针对1~2个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再将这些微课视频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下载学习。

最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线上平台与学生及时沟通,改变作业布置和作业评价方式。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构建线上交流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QQ群等,在线上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后在线上提交,教师则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出评价。同时,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遇到的问题与同学、教师进行线上交流探讨,获得启发。教师也可通过线上平台获得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和作业设计。

3.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对学生而言,地理学习的一大难题是缺少实践时间与空间想象能力,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近距离对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于生活和地理教学的结合,教师要有足够的重视,要让两者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从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读图,使其能够从地图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认识地图,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名称、图例和重要地理区域分割线,简单分辨地图类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仔细读图,对地图加以分析。其次,让学生根据题干信息和问题对地图进行相应的标注,引导学生从地图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最后,加强读图练习,不断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针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地图,教师不要一味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而要学会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将抽象的地图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教学优势,利用动画向学生展示地图绘制视频,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图绘制技能。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重要性,从教学现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这是教师需要做的基本工作。同时,为了保证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与教学相结合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激发思维潜力,在探索实践中激发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蔡永.高中地理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理念的教学策略思考[J].高考,2021,(27).

[2] 朱厚军.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33).

[3] 王寅.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考[J].考试周刊,2013,(62).

[4] 丛林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策略研究——以哈尔滨市高中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5] 任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改理念[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2,(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