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一种顽固性疾病,病程周期长、容易反复发作,病因尚未清楚,与饮食不当、免疫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相关[1]。发作时皮肤出现红色斑块,伴随剧烈瘙痒感,严重者甚至出现关节肿痛、发热症状。药物治疗后可一定程度改善症状,但病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长期发展导致内分泌紊乱,直接威胁生命,同时对患者造成严重心理负担,治疗的同时需加强临床护理干预,以提高疗效[2]。本研究就护理干预对荨麻疹患者护理效果的改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2月~2022年1月,78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组实施不同护理方案。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34~62(43.37±2.12)岁,病程1~5(3.03±0.27)年,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26例,大专及以上13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2~62(43.38±2.13)岁,病程1~6(3.04±0.28)年,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24例,大专及以上1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向患者介绍病室环境,询问患者对荨麻疹的认知程度,实施健康宣教,遵循医嘱用药。观察组:①根据荨麻疹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指导寒冷性荨麻疹患者注意保暖,指导乙酰胆碱性荨麻疹患者注意减少出汗和情绪波动,如出现瘙痒症状,可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洗剂等止痒,尽量避免搔抓引起感染。②针对依从性差的患者,全面分析原因制定详细解决方案,纠正患者不良习惯。③强化皮肤护理。指导患者日常衣物以棉质材料为主,保持干燥、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勤修剪指甲。④情志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讲解荨麻疹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对患者提出的疑惑给予详细解答,缓解患者不安的情绪,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态可调和人体气机,促进血脉通畅。
1.3 观察指标
①负性情绪。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21版项(BDI-21)评估,总分0~63分,评分低,负性情绪轻[3]。
②瘙痒症状。采用四项目瘙痒量表(FIIQ)评估,总分19分,评分高,瘙痒症状严重[4]。
③依从率。采用本院自制《荨麻疹患者依从性调查问卷》,包括用药依从、自我护理依从、情绪依从三个维度,总分0~100分,>86分完全依从,76~86分部分依从,0~75分不依从。
1.4 数据统计分析
SPSS21.0。通过χ²、t值验证%、x̄±s表示的计数、计量资料,数据间差异以P检验,<0.05为检验标准。
2.实验结果
2.1 负性情绪比较
干预后,对照组BAI、BDI-21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表1
表1 负性情绪比较(分)
2.2 瘙痒症状比较
干预后,对照组FIIQ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表2
表2 瘙痒症状比较
2.3 依从率比较
对照组依从率低于观察组,P<0.05。表3
表3 依从率比较
3.讨论
荨麻疹作为皮肤血管反应性疾病,具有难治、复发率高的特点,于药物治疗基础上辅助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效果[5]。本研究强化护理干预,更注重细节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化的护理服务,以提高护理质量。根据荨麻疹发病机制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可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特点的认知,掌握注意事项,以降低复发概率。分析患者依从性不足的原因,采取护理措施纠正其不良习惯,促进依从性提高,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干预后,对照组BAI、BDI-21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FIIQ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依从率低于观察组,P<0.05。
综上,对荨麻疹患者加强护理可减轻其负性情绪及瘙痒症状,提高依从率。
参考文献
[1]孙香玉.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9):1702-1703.
[2]谭晚宜,申婷,刘玉凤. 童趣化护理对荨麻疹患儿心理状况、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1):38-40.
[3]张美娜. 慢性荨麻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强化心理护理对不良情绪的调节作用[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1,34(4):269-270.
[4]周小斌,陈晓明,邹虹,等.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荨麻疹患者复发率及血清IgE水平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392-393.
[5]张少冰,陈桂銮,李娜君.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小儿急性荨麻疹中的临床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8):1053-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