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科普之--山楂
蒋洪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蒋洪梅,. 中药科普之--山楂[J]. 中国中医药,2022.4. DOI:10.12721/ccn.2022.15700225.
摘要:
山楂在中药领域主要指的是山楂或山里红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道酸甜,归肝经、脾、胃,其化学成分中包括黄酮类、氨基酸类、三萜类以及其他微量元素,有着行气散瘀、化浊降脂、健胃消食等功效,并且在提升免疫力、正性肌力、抗氧化、抗癌、强心、保护肝脏、降低血压、调节血脂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重要山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重点对其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促进了中药山楂的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 瓜氨酸天冬氨酸氨基乙酸
DOI:10.12721/ccn.2022.15700225
基金资助:

山楂的化学成分包括哪些?

有机酸类物质

有机酸类物质主要指的是三萜类与其他形式的有机酸,三萜类包含熊果酸、山楂酸与齐墩果酸。相关实验人员在对山楂叶进行分离后得到2a、3、19a一三羟基熊果酸,其他形式的有机酸包括硬脂酸、亚油酸、丙酮酸、琥珀酸、奎尼酸、延胡索酸、赤霉酸、苹果酸与抗坏血酸等。

氨基酸类物质

中药山楂中的氨基酸类物质主要包括谷氨酸、瓜氨酸、天冬氨酸、氨基乙酸、、甲硫氨酸亚砜、丙氨酸、谷氨酸盐、缬氨酸等。

黄铜类物质

黄酮与苷类化合物是山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以洋芹素与木犀草素为主,包含金丝桃苷、茶酚、栎皮酮、槲皮素等,其中表儿茶素与多酚类缩合黄烷聚合物含量最高。

微量元素

山楂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包括Zn、Fe、Mg、Mn、Ca、Cu等,其中Ca元素含量最高,其次是Fe元素与Mg元素,再次是Zn、Cu、Mn。值得一提的是,山楂中还含有Cd、As、Pd等有害元素,但是其在山楂中的含量不超过1%,符合国家相关的药物安全标准。

山楂药理作用有哪些?

调节血脂

相关研究人员将乳幼大鼠与家兔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山楂喂养,发现山楂能够切实降低乳幼大鼠与家兔的血脂,且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止工作有着一定的效果。而李贵海等人的研究中,山楂中的金丝桃苷与熊果酸能够提升血清活性、调节血脂以及降低胆固醇,这对预防内皮与血管损伤、治疗与预防高血脂症状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抗氧化

山楂中黄酮有着抗氧化作用,山楂醇提取物可以抑制超氧阴离子,实现除羟自由基的清除,其作用强度与提取物浓度呈正比关系。相关实验表明,山楂有着提升K+一ATR酶活性、红细胞膜 Na、D-半乳糖实验小鼠抗氧化能力,且能降低相关组织中Ca2+ 与MDA含量。因此山楂在抗衰老的同时,能够增强抗氧化能力。

抗癌

山楂含有的牡荆素有着抗癌作用,亚硝胺与黄曲霉素能够引发消化道癌症,而山楂提取液能够抑制黄曲霉素发挥作用,并且对于亚硝胺的合成有着一定的阻断作用。因此山楂对于降低患上癌症效率,提升抗癌效果,促进肠道消化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强心

经相关研究发现,山楂有着利于心输出血、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的功效。山楂能够切实降低心肌利用率、扩张血管、改善心肌血氧供应,从而实现外周阻力的降低,实现心血管疾病的改善。黄酮提取物作为植物药,在慢性心衰疾病治疗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

降低血压

山楂中的黄酮类物质,在扩张机体血管的同时,能够降低血脂。林启云等相关专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山楂中富含的乙醇提取物在促进血压降低方面有着很好的功效,且能够对戊 巴比妥钠中枢实现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实现血压的降低。

保护肝脏

生山楂对于促进血脂降低有着很好的作用,对于肝组织中积累的三酰甘油能够进行有效清洗,对肝细胞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脂肪酸对其的影响,从而实现丙氨酸氨基与天门冬酸氨基两种转移酶的降低,达到控制血脂的作用,有效的保护肝脏。此外,山楂中的金丝

桃苷对于肝功能的改善也有着一定的促进效果。

综述,以上阐述了山楂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想必大家对山楂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除了上述的讨论内容,山楂的功效还包括正性肌力与提升免疫力等,在此不再一一阐述,总之,山楂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