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多出现腹痛、便血、消瘦等症状,且易引发贫血、肠穿孔等并发症。目前尚不明确该病的发病病因,但长期酗酒、精神压抑等与该病的发作关系密切[1~2]。该病多发于直肠和结肠的交界处,又称直肠癌,该肿瘤会不断扩大,且向其他器脏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对该病的治疗,多采用手术疗法,常将患者的肿瘤段肠道及其两端10cm的肠道整块切除[3]。手术治疗,常造成较大切口,需要科学合理的护理配合。围术期全程护理,是分阶段对手术前、中、后实施不同的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护理,目前应用广泛。本研究通过分组对照法,对比探究出围术期全程护理对结肠癌患者的胃肠功能和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单位:阆中市人民医院;时间:2020年1月~2021年6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法;对象:60例结肠癌患者;对照组(n=30):男女比例:19:11;年龄40~75岁,平均(55.67±4.28)岁;病程1~5年,平均(2.35±0.78)年。研究组(n=30):男女比例:18:12;年龄:41~75岁,平均(54.28±4.34)岁;病程:1~5年,平均(1.87±0.82)年。两组资料差异不大(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生命体征检测;饮食护理;保证睡眠;遵医嘱用药等。
研究组:围术期全程护理。(1)术前护理:①为患者详细讲解结肠癌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该病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该病的重视度和治疗的依从性。②引导患者倾诉内心不安情绪,针对性地做心理疏导,改良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治疗配合度。③认真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材和工具,并认真消毒,做到无菌治疗。后再次核对手术用具,确保无误。④术前3天,为患者提供清淡饮食,避免饮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术前6小时,指导患者禁食禁水。(2)术中护理:①认真为患者介绍手术流程,使患者对手术有所认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并对患者做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放松。并将手术室内的温度湿度调整至患者体感的最佳状态。②调整患者的体位,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搭建静脉通道,流滞导尿管并固定,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熟练操作仪器,按照手术流程,认真配合医生完成手术。(3)术后护理:①持续为患者吸氧,检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定时检查患者的手术切口,保持切口清洁干燥,确保纱布干净整洁,防止切口感染。②为患者提供营养价值高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建议患者多食用低脂类且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及时为患者补充钙类和维生素,减少患者直肠的消化压力。③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帮助患者调整作息,确保患者睡眠充足。④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并提前做出应对。⑤每日定时更换清洗患者的床单和衣物,确保患者的舒适感。根据患者喜好,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书籍报刊等,避免患者孤独和抑郁。⑥术后3天,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指导其做适量适宜的运动,避免长期卧床出现压疮。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状况。
(2)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胃肠功能对比
研究组的胃肠功能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预后对比
出院3月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结肠癌是直肠附近常发作的恶性肿瘤,患者多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多采用手术切除法治疗该疾病,若能配合以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促进患者康复,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本研究为探明全程围术期护理对患者的胃肠功能的影响和预后的影响,以分组对照法探究出其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肠蠕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出现饥饿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和预后恢复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为结肠癌患者实施全程围术期护理,利于增强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周阅.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全程预见性护理配合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18, 4(36):129-131.
[2]陈丽群,白志宝.结肠癌术后康复操护理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03):162-163.
[3]倪晓玲.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的实施及对预后改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 17(017):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