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们生活质量比较高,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为了更好的放松身心回归到自然,林业旅游广受人们的欢迎。在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中建立起了桥梁,置身自然环境中收获不一样的感受与体会,舒缓了人们存在的城市压力,同时对林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积极影响。安徽省舒城万佛山林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地大物博的优势,因此相关部门需要从传统思想中脱离出来,加强林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完善现代化建设,进而实现绿色环保以及生态节约的最终发展目标,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安徽省舒城万佛山自然保护区规划现状分析
安徽省舒城万佛山自然保护区是在1995年12月得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成立的,处于安徽省舒城县西南部,其中富含了许多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及珍惜动植物,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在1998年舒城小涧冲林场委托安徽省林业规划设计院制定了《安徽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其中明确规定了万佛山自然保护区区划布局的核心区面积为234.5公顷、缓冲区面积175公顷、实验区面积1590.5公顷,总面积2000公顷[1]。
目前安徽省舒城万佛山自然保护区与之前相比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成果。但是依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整个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对应的经济整体状况与林业资源并不匹配。
首先,当前经济发展方式比较落后。林业经济是一个持续性循环发展的方式,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应当探索一条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方向。与其他产业相比,林业旅游资金的回收周期比较长,许多人的眼光比较短浅,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无法实现长期持续发展的目标。其次,林业经济发展除了要具有长远的发展观念,还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但是受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比较严重,导致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我国每年人均占有面积不断降低[2]。最后,当前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延续着粗放式管理的方式与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与经济的发展,对应的资源并没有得到灵活运用,出现了浪费比较严重的现象。因此为了优化这一现象,需要从以往被动的模式中脱离出来,应当创新对应的经济体制,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对应的经济结构,为林业经济提供良好的动力。
2. 限制安徽省舒城万佛山自然保护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1资金不充足
目前保护区资金方面不充足,对应的管理技术以及管理方式也一直延续着粗放式管理的方式与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与经济的发展,对应的资源并没有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影响了珍格格工作的开展。而目前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关键时期,但是万佛山基础设施任然不完善。而保护区濒危树种培育项目建设也只是初成模型,并没有大量对应的资金进行培育。
2.2消防力量不充足
因为安徽省舒城万佛山自然保护区的位置比较偏僻,位于三县交界处,因此管护难度显著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也比较困难。尽管采取联防制度,但是对应的保护区人员比较少、居住分散以及专用设备不足等问题,在发生火灾后也无法做到及时的救援。因此,还需要建设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的林火阻隔网络,加强区域内火源的管理与监控,并且构建专业的消防以及巡视队伍。
3.3科研人员比较短缺
安徽省舒城万佛山自然保护区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对应的收入也比较低,生活水平有待改善,所以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这一工作。除此之外,现有的技术人员专业素养也有待提升,无法运用技术力量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不利于保护区的发展[3]。
3. 发展林业旅游经济促加强现代林业建设的有效策略分析
3.1实现对保护区的全面统筹安排
为了促使安徽省舒城万佛山自然保护区健康发展,当地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不断扩展对应的保护对象以及范围,通过现场调查进行反复的论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调整社会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使其与环境和谐发展。目前区域内包括了明朝成华年检兴建的天佛寺,加上近年来重点打造旅游业,旅游人员活动比较频繁,因此资源保护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当将保护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濒危野生动物作为工作的核心,实现对保护区边以及功能分区的合理划分,在这一基础上更好的开展巡护以及管理工作,以免影响到社会居民的生产与生活。
3.2明确现代化林业建设最终目标
在进行现代化林业建设过程中,应当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主要指导,同时还需要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秉承着严格保护、科学管理以及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做好安徽省舒城万佛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以及濒危动植物的保护与恢复工作,进而才能够在自然保护区多样化保护以及气候调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灵活运用,保证自然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之间建立起紧密度联系[4]。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发挥出国家的社会义务,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及科研检测工作,使当地的人民认识到自然环境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促使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更好的开展生态旅游,在游客观光的基础上强化其环境保护意识,保证当地经济得到良好的发展。
3.3完善旅游发展相关设施
在安徽省舒城万佛山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需要在目前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做好主干道、游览步道两侧及服务设施周边的绿化与美化工作,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改造游览区林相及季相景观,各景点的观赏点、可视度及景点周边环境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并且为了方便游客的游戏,还需要建设一些休憩平台、凳、椅等建筑小品。为了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以及环境不会受到破坏,应当在景区内设置能够预防火灾、山体塌方的灾害设施,满足现代化林业建设的基本要求[5]。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且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不会受到影响,还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旅游开发管理监督体制,并且引入更多旅游和自然保护的专家与学者,为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论证。
4.结束语
根据上述文章叙述,在现代化背景下,为了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灵活运用,应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行业,保护区林业旅游经济发展。在林业现代化建设应当在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全面统筹安排,明确保护以及服务的重点,在发挥出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灵活运用,促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钢.发展林业旅游经济 促进现代林业建设[J].农村实用技术,2019(03):94-95.
[2]香梅荣.分析基层林业站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作用[J].农家参谋,2017(19):54.
[3]吴后建,但新球,舒勇.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历程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3,32(01):45-48.
[4]樊建波,张建国.现代林业建设实践与研究——山西省夏县现代林业建设成效与启示[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3,36(01):28-30+39.
[5]谢屹,温亚利,刘俊昌.试论现代林业建设背景下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0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