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倪金英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倪金英,. 浅谈高中地理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地理研究进展,2023.1. DOI:10.12721/ccn.2023.157009.
摘要: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教学模式日渐显现出其弊端。在地理教学中,一些教师缺乏对其价值的认知,使其在课堂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发现问题入手,有效地提了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关键词: 高中地理问题对策
DOI:10.12721/ccn.2023.157009
基金资助:

引言

新一轮的高中新课改注重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提出了对当今、对未来社会发展积极负责的国民的责任和义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为每一位高中生提供终生发展的基础。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也是如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把握好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作为高中教育的具体学科形式,高中地理课的特色是由地理学的固有属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高中地理学科特点的要求、高中相应学段的学生特征三个方面所整体综合构成的。为了区分人们一般把学科特色理解为中国地理学特色的情况,在这里把其特点称为教育特色。而新课程中地理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对地理教育特色及其社会实践特点的具体反映。实行"可用的中国地理教育",从目前我国高考教育科目设置和课堂教育地位角度分析,地理学是非高考教育教学重点科目,课程要求在于我国公民必要地理学素养的提高,所以,地理学课是日常生活、知识、综合应用课,要实行"可用的地理教育"。与传统地理教学期望培育地理学人才的目标相比,新课程地理学教育以高中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教育目标为准绳,注重培育学生具有一个现代城市公民社会所需要的基础地理学学科素质,并力求帮助学生通过高中地理课的学习,以满足新时代发展的实际需要。而高中地理课则注重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基本能力,以及基础地理学情感的培育。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问题

1.知识教授比较片面

过去的高考中地理课程主要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点,这也导致老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较深,加上老师为追求课堂的效果,会直接在课堂上将学生所必须了解的基本重点知识画起来,使学生把这些都背下来,而地理的知识也就仅仅局限在了课本里,这样对学生今后的学业和发展都将产生消极的影响,学生的视野无法获得进一步扩展,不能够建立地理核心素质,那么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就无法获得有效的提高,这也自然地会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高中地理涉及许多的知识点,不但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而且还要求解析,因此老师也必须注意地给学生进行指导和讲授。不过就现阶段的地理教学情况而言,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中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从而不能直接为学生剖析和讲授地理知识,这也导致学生可以自行尝试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复习效率和效果都受到影响,但长久如此,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将会受到影响。

3.教学效率较低

教学上单靠地理教材的教学,是很难使学习者保持专注能力的。因为地理学的许多问题都要根据地图来回答,但如果直接让学习者将地貌、天气、洋流分配图等都背下来,则许多学习者就会感到很乏味没有耐性。长此以往,课堂效果自然就很难改善了。要想改善这种问题,老师可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尽可能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更加丰富的教育手段,以达到引发中学生兴趣,减轻课堂难度的效果。

三、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对策

1.实行合作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地理教学能力并不仅指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还包含了对地理教学工具的使用以及对地理信息的把握,如地理学表格、版图的描绘、解析,对地理学现状、地理信息规律的剖析、总结等。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强化与学生们的小组合作,使学生们在合作中取长补短,许多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收获将会更多,而这种获得不光是在教学中的认识,还是学生们探究与思维的方法等都会大大提高。比如当学生在了解亚洲的地形地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小组去学校网站上甚至是图书馆里查资料,然后在小组成员之间一起分享,最后再在班级中开展讲座和点评,老师们可以针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只有如此教师才可以更好的进行教育,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的教学才能。

2.注重运用理论联系教学实际

地理素材教学本身本来就是一门与其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产、生活中往往有着密切相互联系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普通高中地理的素材教学中,一定要多多地穿插一些关于地理或与教材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生活应践实例,使高中学生真正能够意识到高中地理本身就是无处不在的,地理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指导理念之一也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尤其是那些在身边经常见也会随时发生的,学生们都是亲自亲身体验过的,更容易直接调动引起学生在身心灵和精神思想上的强烈共鸣,也更容易直接调动激起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加强教学实践

地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们学习起来也有趣味。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和河道的综合治理都是经常可以见到的案例,老师们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周围出现的水土流失,或者找到相应的生态问题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在实际教学上给出具体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老师们针对学生的实施方案可以进行有效的反馈,使学生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优势与不足之处,这也是一个帮助学生学好地理、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

4.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对高中地理老师以及高中生而言,为了教师更好的教导学生,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中国传统的课堂中,不少老师的课堂理念都较为传统,同时不少老师在课堂中也并没有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以自己为主要中心,这样教学方法也是不恰当的。于是老师在课堂中,必须慢慢改变传统的课堂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老师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的群体当中,和学生们共同探索地理知识点的奥妙,如此就能够增加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点的认知度,还能够拉进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老师在课堂中也要重视学生,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而由于高中生和初中生以及小学程度有所不同,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老师也必须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过程中,对地理知识点加以分析,以此培养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

结语

地理教师的行为不只是知识的传递,也不只是教学。地理教师的行为既有主体的,也有辅助的。地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运用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在知识、智力、经验等方面都要优于学生。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和学习。地理教师的教学并非单向的传递,它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洪霞.针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5(17):20.

[2]申田斌.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J].祖国:教育版,2013(11):88.

[3]吴兴南.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变化[J].信息教研周刊,2011(6):30.

[4]郭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8):65.

[5]刘倩.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对学生地理知识素养的培养作用及教材使用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