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人们的饮食结构出现了改变,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连年攀升[1]。直肠癌是消化道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大部分的患者会通过采用手术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常规的治疗方式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传授家属护理相关知识,这样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的品质。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知,近几年来运用在直肠癌患者的人性化关怀干预中所取得的效果是较为明显,现实验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来本院就诊的直肠癌患者(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作为本次实验对象。选100例进行随机分配法,分组后每组各50例。患者信息为:参照组男女性各25例,实验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其中参照组年龄范围为39~75岁,平均年龄为(60.12±15.05)岁;实验组年龄范围为37~74岁,平均年龄为(60.25±14.1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做好术后交接工作,密切监视患者。患者伤口干净干燥,做好切口管理,避免感染。如果出现疼痛和红肿症状,要及时更换敷料和换药。指导患者避免辛辣食物和刺激的食物。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下半身皮肤护理,环境管理等。
实验组:人性化关怀:1.通过定期的组织,科室内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培训,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有助于巩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护理念,为后续帮助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理环境打下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2.为患者构建人性化的护理环境:在给患者服务的过程当中,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在患者入院时,以热情的态度去迎接患者,在护理过程当中,应当以最多的耐心和热情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住院之后可以定期的进行电话随访,这样不仅能够跟踪患者的病情,也能够帮助患者得到心理上的安慰。3.注意细节:在护理过程当中,对患者应当尽量的使用尊称,尽量减少直呼其名,这样也能够帮助拉近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距离,也有助于后续工程的开展。在患者出院之后可以举办欢送会等仪式来鼓励患者乐观的面对生活。
1.3评价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该表效度为0.93,信度为0.92。采用本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护理后进行问卷调查,该表信度为0.92,效度为0.9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预处理与统计分析。分类变量以频数和率表示,差异性分析采用c2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连续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描述,差异性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的数据分布采用中位数(P25-P75)进行描述,差异性分析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参照组的70.00%(P<0.05),见表1。
表1护理后满意度对比[n(%)]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生活质量评分对比(x̄±s,分)
三、讨论
直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治疗是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手术治疗会影响患者后续的日常生活,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手术后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人性化关怀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能够通过患者的特点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灵活的护理方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2],并且没有违背常规护理和医疗与护理的原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的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最大程度上的解决了患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人性化护理模式是需要护理人员有超高的专业水平,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专业知识,以便于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护理方案,在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如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也能够做好应急处置工作。随着现在人们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升,护理满意度是评估护理工作是否成功的一项标准,而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体验,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体系。
综上所述,对于直肠癌患者而言,进行人性化关怀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翠芳.人性化关怀对直肠癌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95):91-92.
[2]吴艳鸾,吴艳凤,吴圆.人性化关怀对直肠癌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4):10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