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职业教育是乡村人才培养的基础层次,是对农民长期、持续、全面的教育,能够打造全领域覆盖、多层次兼备、结构合理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一、农村职业教育对乡村发展意义重大
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有教无类,有“职”不贫。实践已经证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助于农村贫困人口获取知识、提升技术技能,能够有效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收入的增加以及社会参与能力的增强,真正赋予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与自我发展能力。有研究表明,如果让贫困人口接受职业教育,可以消除34.21%的致贫因素,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增加工作机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地位显著提高,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多年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认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支撑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内生力量,从产业带动、人才训育、技术积累、社会服务、生产转化、生态重构、组织建设等方面全面振兴乡村的优势愈加凸显。
二、加大职业教育供给,助力乡村振兴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工作机制
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发挥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优势,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把涉农人才培养和就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强化考核。各级政府要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抓部署重落实。教育部门要做好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标准制订、指导职业院校培养培训工作和督导评价等工作;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农业农村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和农民教育培训组织管理等工作;人社部门要做好农业农村人才激励、推动就业政策服务落实和技工院校培养培训等工作;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逐步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金支持力度。
(二)面向农村,树立长远职业规划认识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已经确定了他们的未来的职业发展的方向,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他们更加专注于对自身的专业方向的知识学习和发展的动态。在关注行业发展动态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树立长远的全局意识。很多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家在农村,但是过去的农村由于资源匮乏,发展动力有限,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想要在农村谋求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机会真的是十分有限的。而在新时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城镇发展的融合,加之现代农村地区的产业化、机械化等方向的发展,农村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发展,农村的工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刺激了农村发展新的产业链的产生。农村新型产业链的产生,对职业发展来说,可以说是一场新的机遇,更多来自农村的学生,能够不背井离乡,就能够找到谋生的方法和手段。相对于以往职业学习后,学生们远离故土、长途跋涉的艰辛,新时代的职业发展,确确实实为农村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面向农村,引导学生在职业学习的过程中,树立长远的职业规划意识,对未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启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推动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实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健全多元办学格局,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教育链和人才链与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衔接,增强职业教育受认可度和吸引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具体工作包括:开展涉农人才培养与乡村就业岗位大调研;制定以“定岗定编”就业为主的高素质乡村人才吸引政策;建立健全县、乡、村教育培训网络体系;推动地方先行先试创立县域农民学分银行;启动“农民学历提升工程”;启动涉农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农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实施智慧农民信息化工程;实施涉农职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启动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引领工程。
(四)渗透德育,道德品质为标准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积极地渗透思想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在积极的德育渗透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道德品质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在未来的企业对就业人员的选择决断的重要性,在积极的价值观导向作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的基础上,带动学生认真学习践行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了解职业发展的动态,实现学生在积极的价值观导向基础上的职业观念的发展。因此,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在教育细节中的价值观导向教育、开展与学习活动内容相适应的道德素质品质教育,让学生具备行业道德需求和行业必备素质。例如,很多企业发展的机要秘密,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签订一定的保密协议,特别是一些饮食行业的发展,需要通过一定的加盟、协议等来开展相应的业务往来,如果行业在人员选择的过程中,没有挑选,没有门槛,没有节制,那么任何素质的人都可以进入到行业中来,窥视了行业机密的同时,利用这些机密做一些危害企业发展的行为,对企业、特别是实力不强的农村企业来说,真的是致命的打击。因而,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积极地渗透道德价值观教育,利用积极的价值观导向引领学生的学习和行动,引领学生的未来发展动向,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三、结语
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对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农民乡村文化生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加快推动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发展,培养更多优质的乡村建设人才,将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春霞,石伟平.“四化同步”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适应性反思:症结与转型[J].现代教育管理,2018(7):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