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独立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将阅读和写作进行融合可以牢牢把握两者之间的关联,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割裂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系,更没有重视到两者融合的重要作用,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很难提高语文能力。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开始重视读写一体化的重要性并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一、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重要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精读、通读了解文章的含义,能让学生累积到更多字词、句段的素材,学习文章中的表达技巧与手法,体会文章的情感与思想,从中获得感悟。阅读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式,能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丰富,语文素养得以提高,累积更多更好的写作素材。写作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自身积累的素材、表达技巧、所闻所见来获取知识,丰富的阅读量可以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可见,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是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利用,它们之间不可分割,但又是单独存在的。所以说,只有进行大量的阅读,才能积累更多的素材,为写作打下牢固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新课改对小学语文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写作时也缺乏构思和创新,没有可运用的写作素材,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佳,无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阅读,累积更多的素材,学习到更多的写作技巧;在教学中渗透读写教学一体化的理念,创设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与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树立读写一体化教学理念
要想更好地实现读写一体化教学,教师首先就要树立关于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明白阅读量对写作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引导他们通过不断累积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学生在阅读期间还可以形成自己独有的语感,并且能更好地将日常积累运用到写作当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读写一体化教学的意义,让学生能尽早适应这一教学方式。
(二)提高写作水平,深化阅读内涵
写作是对语言的运用和实践,学生需要进行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会在头脑中提取类似的文章,并深入阅读和理解文章,不断深化阅读内涵,积极适应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写作是输出学生文化素养的过程,阅读是学生文化素养积累的输入过程,有效的写作不仅能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利于深化学生的阅读内涵,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以发挥阅读写作一体化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教学习作“家乡的风俗”时,教师首先明确本次写作是围绕“家乡”和“风俗”两个关键词展开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应描述自身熟悉或者亲身经历的文化风俗,并寄托自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师应组织学生阅读《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等相关文章,引导学生学习这两篇文章对春节和腊八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描述方法,在深入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学习和讨论,共同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并进行演练和展示,在相互交流和评价中提升写作水平,深度挖掘自身的阅读深度。教师要能根据学生对写作主题的理解,有意识地深化阅读内涵,从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掌握类似主题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利用情感渗透,促进深度表达
语文表达是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和思考后所呈现出来的观点和见解。情感渗透和语言表达是不能孤立理解的,这两者本身就是相互促进的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若抛开其中一个方面只注重一个领域,只会导致学生难以兼顾两者之间的平衡,语文知识水平的提升和技能的运用也会流于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建智慧课堂,将人工智能手段与知识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可以促进语文知识的互相转化。学会在学习中逐步积累知识经验,在知识输出中把握好整体框架,才能将自己的心理变化表达出来。
例如,教师在讲解《松鼠》时,如果仅仅用书本上的知识来教学,那是完全不够的,部分学生听说过松鼠,但可能没有见过松鼠,仅仅依靠课文中的写作内容,小学生无法对松鼠的外形、习性等形成客观的理解。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收集有关松鼠的视频、音频、图片等,通过动态展示,让学生对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长习性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把握文章内容,比较视频中、图片中的松鼠与作者文章中所描写的松鼠之间的差异,再动手写一写。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适当插入一些描写松鼠的短文和句子,将课内教学拓展到更加宽广的领域,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材料,以此拓宽学生的写作途径。
(四)累积阅读素材,获取写作经验
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阅读在写作中的价值,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把好的词句段落摘抄下来,学习文章作者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将文章一些好的词句当作教学重点来向学生讲解,引导学生共同赏析,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对文章中的词句段落进行剖析,将其当作课程的重点与学生展开讨论,带领学生通过文字的描述来想象和体会优美的景色,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学生通过文章词句的描写仿佛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画面,感到到了小兴安岭的魅力,从而丰富了自身的写作素材与经验,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帮助。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形式充实课堂教学资源,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感受。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小兴安岭的视频,促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小兴安岭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有效的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作为基础,为学生营造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读写一体化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阅读累积更多的写作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范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凤香.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J].启迪与智慧,2019(12).
[2]王爱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分析[J].科幻画报,2020(08).
[3]高桂琳.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构建初探[J].科幻画报,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