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消化道肿瘤术后腹胀的护理观察
蒲亚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蒲亚萍,. 针刺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消化道肿瘤术后腹胀的护理观察[J]. 中国中医药,2022.6. DOI:10.12721/ccn.2022.157264.
摘要: 研究针刺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消化道肿瘤术后腹胀中应用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消化道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30例患者组成,通过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综合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3.05±4.16)h、(48.46±5.52)h、(28.37±3.15)h,对照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0.89±4.57)h、(58.41±4.56)h、(37.89±3.6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术后通过针刺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防治腹胀期间,通过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综合护理;针刺;中药穴位贴敷;消化道肿瘤;腹胀
DOI:10.12721/ccn.2022.157264
基金资助:

腹胀属于消化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因为消化道手术需要将病变组织切除,采用消化道重建术,所以,防治手术后腹胀,采用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消化道吻合口愈合、早期肠内营养、提升患者体能,具有重大的意义[1]。本次研究,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消化道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通过对照研究,分析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消化道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30例患者组成,通过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综合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于同意书上签字,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比较,P>0.0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情况(x̄±s)[n(%)]截图1737106310.png1.2方法

通过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综合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

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引流管理、疾病监测、指导用药、热敷。

综合护理:针刺:手术后6小时,以不同手术部位为根据,通过循经取穴原则选穴,对于胃窦癌患者,需要选择天枢穴、上中下脘穴、足三里穴、上下巨虚穴;结肠癌患者需要外加曲池穴和手三里穴,手术后6小时,等到患者清醒后,进行针刺,做好常规消毒,得气后,和电针治疗仪相连接,给予其中强度电刺激,刺激时间为2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在针刺时,需要避开切口以及皮损。

穴位贴敷,需要以不同疾病以及不同方法为根据,贴敷方为:20g莱菔子、15g大腹皮、15g木香、15g枳壳、15g厚朴、15g大黄,磨碎成药粉后,加入蜂蜜调成药膏,装入贴敷盒子中,使用75%酒精消毒穴位,消毒面积要超过药膏涂抹面积至少3厘米,每6小时更换一次,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对贴敷处进行观察,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水泡、红肿、糜烂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文章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x̄±s)用来表示计量资料,通过计算t值进行验算,率(%)用来表示计数资料,通过计算X2进行验算,当P<0.05时,我们认为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3.05±4.16)h、(48.46±5.52)h、(28.37±3.15)h,对照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0.89±4.57)h、(58.41±4.56)h、(37.89±3.6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消化道肿瘤患者一般会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而手术后容易发生腹胀,影响术后康复效果[2]。临床中,一般会采用针刺以及穴位贴敷进行防治腹胀。针刺需要选择天枢穴、上中下脘穴、足三里穴、上下巨虚穴等,针刺天枢穴能够治疗腹痛、便秘等,针刺中脘穴,能够起到消腹胀效果,针刺上巨虚穴能够起到促进胃肠蠕动、肛门排气等情况,针刺曲池穴,能够起到调节阳明腑实证;而穴位贴敷,其中厚朴能够起到燥湿消痰效果;枳壳能够起到破气消积的作用;木香能够行气止痛,大腹皮能够消肿行水,另外,在防治腹胀期间,护理人员密切观察贴敷以及针刺效果,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保证治疗效果[3]

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消化道肿瘤术中通过针刺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防治,然后采用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以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文竞. 针刺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消化道肿瘤术后腹胀的护理观察[J]. 光明中医, 2019, 34(22):133-135.

[2]韩炎艳. 中医康抚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对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作用[J]. 河南医学研究, 2019, 28(17):158-159.

[3]黄会. 中药热熨联合穴位贴敷对妇科术后低体温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9, 038(001):114-11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