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是此阶段学生共有的特点,足球运动将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于游戏娱乐的需求,从而使得学生放松心态,学生在足球运动的过程中也能锻炼身体。因此,只有通过依循学生特点,挖掘足球魅力与传统的体育课程巧妙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通过体育课程放松学生心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并且也将通过依据学生特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足球运动魅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爱上足球运动。
一、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足球教学的趣味性
信息化时代,足球教学的方式也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平台进行直观呈现。一方面满足学生对于快乐足球的兴趣,另一方面动态性和演示性强的技术应用便于学生整体感知足球项目特点和技术特征,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素质差异,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开展适合他们的趣味教学方法。
例如,很多体育老师重视学生的足球技术教学,但是对于足球基础理论知识容易忽视,甚至是缺乏足够的认识。足球规则和足球起源等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足球球感和足球兴趣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对于孩子的足球启蒙和足球兴趣引导,作用重大。在特殊天气,师生无法在室外进行体育教学时,老师可以向同学们通过课件、微课、教学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足球运动的起源和现代足球的演变历史,梳理足球场地和基本比赛规则、足球明星和实况比赛等,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观看足球比赛实况片段进行解说,甚至是尝试操控《实况足球》游戏锻炼学生的战术跑位意识,从而增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合作、竞技、拼搏的足球运动魅力。
二、利用教法,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特点等,不断调整、更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因此,在足球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足球场地有限的情况,通过改变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足球场地的宽度进行教学,在组织学生进行足球运球绕杆练习时多布置几块足球绕杆的场地。同时,根据不同学情的学生,对标志杆之间的间距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调整。这样,教师在安排学生学练环节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接受能力等进行分组,组织各小组学生根据个人水平选择不同的场地进行练习。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在选择难度相对较低的场地练习之后,也可以尝试选择难度相对有所提升的场地进行练习。学生在经过不同组别的练习之后,足球技术技能水平会相应有所提升。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场地情况合理安排练习场地,在有效改变教法的同时提升场地利用效率。
三、依据学生身体素质开展训练
足球运动需要参与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足球训练以及比赛的过程中,参与者需要适应这种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因此,足球运动对于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在中小学开展足球训练、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特点,制定出因材施教的足球训练方式,而不能过分强制地要求学生达到适应高强度足球训练的水平。
例如,在足球运动中不同位置的球员,在比赛过程中担任的任务不同,球场上的跑动距离也会有所长短,教师可以安排身体素质较好,能够适应长期跑动的同学,担任在球场的几个主要位置,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不能适应剧烈活动的同学,教师可以将其安排在球场相对靠后的位置,并且针对不同位置的同学,进行对应的训练培训,让这些同学能够适应不同位置所要承担的任务,更好地依据自己的特点按照对应的技巧与战术融入球场比赛。
四、通过足球比赛帮助学生体会竞技精神
在体育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授,更应当让学生对于体育竞赛的竞技精神有一定的认识,足球运动作为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之一,其需要参与者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勇于拼搏的比赛意识,是锻炼参与者提高竞技精神的良好选择,教师可以通过不定期举行足球比赛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各个班级之间的学生进行足球竞赛,在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裁判,对于不同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技术水平、团队意识等多个方面,为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个性化评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足球比赛过程中,通过个性化评分,一方面将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另一方面也将能够促使学生在足球比赛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在足球课程中所学到的足球技巧。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之间进行体育竞赛的方式,对每个人在球赛中的表现进行评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练习足球的过程中更加专心,也将使学生对体育竞技精神加深理解。
结语
教师应当按照学生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特点特长,相应地安排训练,提高学生对于足球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体育课堂中,因此当前体育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将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地与足球课程教学相融合,更好地实现小学足球课程与学生特点融合的创新性改革。
参考文献
[1]梁安庆.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足球教学与训练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03):53-54.
[2]王盼.足球进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几点构想[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1):104-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