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当前暑期,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健康方面的问题也予以了更多的关注,较强的健康意识也成为了每个人所拥有的一项基础生活意识,基于此情况下,对护理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增高,尤其是在普外科患者的围术期,这样的问题则更加明显。在经历过手术以后,本身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便会受到一定的伤害,因此,对普外科患者展开优质的护理则显得更加关键,通过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来促使患者能够获得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2、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选择 2020 年 8 月—2021 年 7 月医院接诊的 150例普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自身存在意识障碍问题,有精神病史无法正常与人沟通者。采用组间匹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75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 40 例,女性患者 35 例;患者年龄最小 26 岁,最大 70 岁,平均年龄 46.7±9.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 39 例,女性患者 36例;患者年龄最小 27 岁,最大 72 岁,平均年龄47.1±9.8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治疗。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参与日常护理治疗的同时要为患者建立个人资料信息并实时检测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所需要的护理治疗。在具体的护理操作中,做到每2 h帮助长期卧床者翻身1次,并辅以适当的按摩,目的是促进局部肢体的血液循环。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①对于所有参与优质护理的医护人员进行统一专业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服务意识以及护理服务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以及服务意识。②格外重视住院环境,对于患者的病房要组织定期的清理消毒,做到每日通风,确保病房内空气流通、光照充足、温度适宜,且清理病房的工作应尽量选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时间进行。③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帮助患者转换心态,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密切的联系,多交流多沟通,要懂得仔细倾听,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热情温和,提高患者对护理与治疗的接受度。④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等,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接受度以及配合度,帮助患者改善不正确、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作息习惯。⑤针对患者的严重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对于高危患者要格外留意,在日常护理中要保持与主治医师的交流,一旦出现异常立刻上报。⑥在征得主治医师的同意下,适当参考营养师的建议,调整患者的饮食,在保证营养供给的前提下针对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病情调整饮食方案,保证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够参与后续护理工作。⑦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可参考患者的实际需要,提供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帮助卧床患者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增加运 动量。
2.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态。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轻。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护理质量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 96.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χ2=9.091,P=0.003。
3.2、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情绪状态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状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情绪状态(分)
4、讨论
在普外科患者的围术期当中以优质护理对患者展开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也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普外科患者的实际需求,加快患者的痊愈速度,促使整个护理工作的价值完全地发挥出来、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对此,需要相关护理人员加强重视,坚决落实“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把握好每一次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2.41±0.64分,抑郁评分为2.72±0.83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4.57±0.93分,抑郁评分为5.28±1.23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为了使得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患者入院初期阶段开始,普外科护理人员就需要全面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情况,明确患者心理压力的具体来源,并且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疏导。多为患者提供一些正向的暗示,强化患者康复的信心,使患者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突发的疾病以及治疗过程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进而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融入普外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开展的整体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参考文献:
[1]康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7):13-15.
[2]贾丽祖.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140+142.
[3]王丹.探析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9):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