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创伤骨科优质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谢露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谢露云,. 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创伤骨科优质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护理学报,2022.2. DOI:10.12721/ccn.2022.157134.
摘要: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创伤骨科优质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骨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进行护理时,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快速康复优质护理不仅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创伤骨科;优质护理;效果
DOI:10.12721/ccn.2022.157134
基金资助:

对于骨科患者来说,其通常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创伤,且受伤较为突然,所以不仅需要及时行手术治疗,还易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并导致其治疗进程受到影响,由此,在临床上需对患者的护理模式进行优化,例如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促使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实现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改善,以不断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骨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3~52岁,平均(39.7±3.4)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4~54岁,平均(40.1±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1)体温: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寒战情况,若体温过低,还能够出现应激现象,并导致患者的白细胞功能受到影响,同时增加切口感染几率,所以术后需强化保温管理工作,降低患者的应激现象发生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2)镇痛: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情况较为常见,为了对此进行改善,应给予患者非阿片药物或自控镇痛泵,以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发生率,同时起到促进早期活动的作用;(3)饮食:禁止患者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避免患者发生肠管瘀胀情况,从而可以提升切口的恢复效果;(4)沟通:在提供护理服务和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须端正自身态度,以建立起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耐心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同时规范护理记录,以提升护理质量;(5)心理: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必然存在躯体运动障碍,能够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等情绪,进而对于治疗和护理产生抵触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积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以促使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得到提升;(6)康复锻炼:适当的活动,有利于避免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所以,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抬高患肢和按摩患肢,并鼓励患者进行下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和相应的踝关节、趾关节锻炼,在进行康复锻炼的过程中,锻炼强度及时长均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保障患者能够耐受,至患者病情稳定,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静脉回流,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每日进行一次下肢气压治疗,以促使下肢血液循环情况得到改善,进而可以对水肿症状进行缓解,还能够避免有水肿所导致的疼痛感。另外,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进一步强化静脉血液循环,或是于床上进行屈膝、翻身等动作,若情况必要,可给予患者穿着弹力袜,且对于可进行自主活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叮嘱其避免翘二郎腿以及盘腿等动作,以避免血液循环不畅。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②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包括压疮、静脉血栓、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比较(x̄±s)

截图1737164192.png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61,P=0.019,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截图1737164208.png3讨论

创伤骨科患者通常由车祸、高处坠落等意外情况引起受伤,具有十分显著的突发性及创伤性特点,能够导致患者的身心双方面均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既往给予患者常规护理,通常护理人员仅执行医嘱,并不能够对患者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细致指导,而对快速康复外科模式进行应用,其主张“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综合分析,及时明确患者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严密的监测工作对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及时了解,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同时帮助患者全面、深入的对自身情况以及治疗过程进行了解,以促使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升,进而则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也就能够对并发症等不良情况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水平不断提升。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在接受手术后,无论是从住院时间,还是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整体低于对照组。说明快速康复外科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质量,对于患者恢复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越.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创伤骨科优质护理中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14):101.

[2]张艳阳,龚秋菊.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创伤骨科优质护理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2):295-296.

[3]卢庆霞,张华清.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创伤骨科优质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33):140-14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