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与思考——以商城县为例
丁自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丁自豪,.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与思考——以商城县为例[J]. 中国城镇,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9147.
摘要: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研究了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村级集体企业支撑村、第一书记引领产业村、“名誉村长”助推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收入状况。分析了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致因,包括缺资源支撑、缺头雁支撑、缺人脉支撑、缺人才支撑。提出了增加集体收入的对策与建议,把“思想”摆正,反思问题;把“家底”盘活,做好谋划;让“红雁”回飞,引进资源;引“能人”创业,借力发展;搞“经济”试点,放水养鱼。
关键词: 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基层治理
DOI:10.12721/ccn.2022.159147
基金资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重要基础是经济,不仅农民要增收,集体经济也要发展[1]。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造血”功能的重要举措。为解决如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发展,着力解决“谁来投资”“怎么经营”“如何管理”“谁来共享”等问题,研究小组集中了数月时间,深入部分乡、村、组,进行了调查与思考,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参考。

1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收入状况

研究选取地处大别山腹地的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10个乡镇、20个村级样本点,通过与乡村干部座谈了解、查阅有关资料、实地走访群众等方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得出商城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有四种典型现状。

1.1 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

第一种典型是苏仙石乡琉璃河、秦河等村。这些村没有集体土地、山场矿产、经济林木,更无村办企业、合作经济、门面用房等,可谓发展资源“百无”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该乡年集体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村有4个,占40%,集体收入相当薄弱。目前,全县类似这样的集体经济“空白村”“空壳村”占30%以上。

1.2 村级集体企业支撑村

第二种典型是观庙镇朱楼等村。朱楼村自2000年以来,制定并实施“山上林果茶、水里鱼鳖虾、岸上鸡猪鸭”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目前有村办企业3个,即村集体茶场1个,茶园800亩,年产干茶3200斤,纯收入40万元;米面加工厂1个、榨油厂1个,榨油、米面加工等年收入20万元。该村发展模式难以复制,在全县没有其他类似村。

1.3 第一书记引领产业村

第三种典型是伏山乡簪子河等村。河南省银监局干部陈铁帮任簪子河村第一书记以后,盘活村集体4600亩茶园资产,建设一座茶叶加工和保鲜一体规模化工厂。2018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最终实现脱贫致富方式由“被动输血”向“自我造血”的根本性转变。“一村一品”产业成为引领该村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牵引机”。目前,全县类似这样的村有110个,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1.4 “名誉村长”助推村

第四种典型是鄢岗镇刘双楼等村。以往,刘双楼村被人称为“商城北大荒”,集体经济十分薄弱。2017年外出经商成功人士夏厚锋受聘担任“名誉村长”以来,通过自己带头捐、发动能人捐,仅在2018年就为村集体筹资30万元,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集体土地流转等。2019年,在夏厚锋支持下,该村投入2000多万元,在沪陕高速两侧流转土地4200亩,开展廊道绿化,有效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全县类似“名誉村长”助推发展村有15%左右。

综上所述,总结商城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收入状况如图1所示。

11.png图1 商城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收入状况

2 集体经济收入薄弱致因分析

拥有集体经济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较高的村级集体经济,有着各自的发展思路和模式。集体经济收入较为薄弱的村,也有各自致因和短板,就商城县而言,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资源支撑

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绝大部分村集体资产分得彻底,统得不够,集体占有资源十分有限。部分村集体资产仅有塘堰、村果园、老村委会或村小学,资源价值十分有限。个别村为降低风险,将集体资产简单处理,一次性收取承包费或出让费,导致集体资源利用率低,集体经济缺乏可持续收入。在商城县,无集体土地、山场、门面房、经济林等固定资产的村十分普遍,发展集体经济缺乏资源支撑。

2.2 缺头雁支撑

村级干部主动创业意识不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靠要”思想严重;无党员带头创业,小富即满现象普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研究小组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曾经某个村的群众编顺口溜讽刺该村村干部:“村主任跑邮电,村会计满街看,妇女主任开饭店。”村干部们一人一把号,各唱各的调,心思统一不起来、合力凝聚不起来、群众领导不起来,这样缺乏“领头羊”“领头雁”的集体班子缺乏带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能力。

2.3 缺人脉支撑

人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具有资金足、信息广、市场多等优势,利用好各种人脉资源,能够让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商城县大多数经济薄弱村无在外成功人士,无返乡创业人员,也没人担任“名誉村长”,只有一条窄路走不宽。人脉资源缺乏,直接导致村里招不来商、吸不来资、引不来水,纵有丰富的发展基础,也难发挥应有效益,壮大集体经济困难重重。

2.4 缺人才支撑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而一些村却没有沾到人才的“光”。一是一些“贫困村”发展条件太差,人才对生活待遇不放心、工作环境不舒心、干事平台不顺心,导致人才招不来留不住。二是一些“土专家”发挥作用不强,农村很多年富力强、懂经济、有头脑、有闯劲的人纷纷外出务工或创业,导致“留守”人才学不会新知识,用不会好资源,有了集体经济而不会管。三是一些“田秀才”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目光短浅,公益心不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没热心、没信心去专注关心,牟利发展。

综上所述,总结商城下集体经济收入薄弱致因如图2所示。

22.png图2 商城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薄弱致因分析

3 增加集体收入的对策与建议

对于拥有集体经济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较高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研究建议其继续巩固现有发展势头,并积极拓宽发展思路,更上一个台阶。对于集体收入薄弱村,建议结合各自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起来。

3.1 把“思想”摆正,反思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进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思想顽疾不除根,永远难拔穷根[2]。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先锋带头作用,以软弱涣散村、后进村整顿巩固为抓手,规范支部建设,对落后村支部书记进行实打实教育、点对点整改,让其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换思想就换人,着力根除“等靠要拖”顽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核心作用、村干部带头创业示范作用,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激活集体潜在发展动力,转换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尽早甩掉经济相对落后的帽子。

3.2 将“家底”盘活,做好谋划

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现金是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盘活集体茶场、山场、水库、河塘、老村部、老厂房、老街道等现有集体资产,通过有效利用能出生产力、能出经济效益的资源,搞股权量化,入股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立足本村实际,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采取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提升“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特色效应,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资源资产滚动式升值,增加村集体收益。

3.3 让“红雁”回飞,引进资源

成功人士有着先进经验和资源优势。对于有资源而无资金的村,持续深化“金桥工程”,加强对外建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实施“红雁计划”[3]。一是要引回创业人才。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多条渠道、多种方式,鼓励、吸引更多在外人才返乡反哺家乡建设;鼓励、吸引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回流”乡村干事。将原公共基础设施作价出售、出租或入股新进企业,实现资本收益。二是要引入发展资金。念好“招财经”“引智经”,利用成功人士自身资金优势,加盟村办企业,弥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不足,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三是要引进带动项目。利用好乡贤联谊会、乡贤交流平台,号召在外乡贤带回项目、介绍项目,发展构树、黄梨、油茶等生态产业,通过能人创业,村集体依法依规、合情合理收取管理费、中介费、协调费,帮扶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消薄增收。

3.4 引“能人”创业,借力发展

“能人”治村、富村、强村有着借力带动效应。积极推广“名誉村长”模式,选聘政治素质高、经济实力强、社会影响广、公益热心强,同时关心农村发展的新型乡贤担任“名誉村长”,借力发展。一是协助“管”事。实行“名誉村长”管理在村、工作在村,通过投资、合作、招商、用工、信息服务、技术指导等形式,协助村“两委”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困难[4]。二是建言“大”事。“名誉村长”参与研究制定所任职村的发展规划等涉及全体村民群众的事项,协助党组织落实好上级安排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工作。三是解决“难”事。“名誉村长”利用自身公信力,协助任职村解决历史形成的信访、群信群访问题,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协调各种关系,为任职村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5 搞“经济”试点,放水养鱼

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是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探索。对于无资源、无人脉、无人才,但有发展愿望、求富心切的村,建议在经济试点上大做文章[5]。近年来,商城县整合项目资金7000余万元扶持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目前,商城县省、市、县集体经济试点村已达到124个。今后,积极鼓励、引导建立乡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整合各类资金“放水养鱼”。明确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为方向,整合部门扶持资金、财政配套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各类资金,对全县374个村(社区)进行资金帮扶全覆盖,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自身造血功能,提升经济创收和群众服务能力。

3.6 创“人才”工作,助推发展

人才工作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的重要法宝。因此,商城县人才工作也应予以重要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商城县紧紧抓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探索制定《商城县关于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办法(暂行)》,探索设立商城县民间工匠(工艺)传人创业孵化园,编制《商城籍在外人才名录》,延伸运用《商城县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办法(试行)》等等,着力改革人才引进、人才职称评聘、科技成果转化等瓶颈因素,最大限度释放人的活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

领导重视是成功开展各项工作的一条普遍经验。凡是工作成绩突出、进展顺利、效果显著的地方,一定是高度重视,特别是一把手高度重视的地方。近年来,商城县持续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实行县处级领导每人联系一名拔尖人才。目前,商城县42名处级领导干部一对一、一对多联系服务51名专家、35名市县拔尖人才。通过与人才经常性地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稳妥做好贴心关心服务,让优秀人才有温暖、稳得住。

中组部部长陈希指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以“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勇气和魄力,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提高队伍能力素质。商城县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推行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统筹推进、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机制。定期召开由15个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统筹谋划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及时会商、破解制约人才工作发展的问题、困难及体制缺陷。

在人才应用于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上上,要把正确的人放到适合的位置上,同时要注意给人才压担子,给其舞台,让其舞出精彩。天高任鸟飞,林深任鹿驰。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人才足够的空间和权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人才潜能,发挥人才作用。人人尽展其才,就是才尽其用。人才只有发挥出了自己的作用,才能有舞台,才能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夏柱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2):22-30.

[2]王亚华,舒全峰.第一书记扶贫与农村领导力供给[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01):82-87+128.

[3]张建琴,王洪春.农村集体经济新模式的实践与探讨——基于S市13个省级试点村集体经济发展实例分析[J].经济论坛,2019(01):91-98.

[4]钟荣丙.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科技人才培育困境与突破——基于湖南省A市的实证考察[J].科技创业月刊,2021,34(09):106-111.

[5]卢陈,费佳宝.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20,33(04):114-117.

作者简介:丁自豪(1998—),男,汉族,籍贯:河南信阳,学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基层治理,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