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对策初探
​孙成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成,. 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对策初探[J]. 中国环境保护,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116.
摘要: 城市经济建设是我国发展体系一个重要环节,在城市建设时,要提高对生态环境监测作业的重视,本文对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气污染;环境监测;治理对策
DOI:10.12721/ccn.2023.157116
基金资助:

引言

社会的发展需要工业的支持,同时,现代社会在实际发展期间,要遵循自然规律。通过对以往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后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治理环境,而且付出的经济代价要远高于短期内带来的经济收益。因此,在日后工作开展时,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对策的探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对大气环境的治理,确保不会出现盲目发展经济现象。

1监测与治理大气污染的意义

大气污染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也会危及人们生命健康,而人们日常生活中,由于大气污染而引起的呼吸疾病不断增多,而且会导致区域内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这会破坏周围气候,一些区域大气污染较为严重,这会影响人们出行。随着大气污染问题的加重,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大气污染物中的成分也会变得更加复杂,这也加大了治理污染物难度。空气本身具有较强流动性,这加快了大气内污染物扩散速度,例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等极端天气环境,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大气污染日益加重的今天,做好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作业,能够改善大气环境,通过监测能够掌握周围数据情况,明确污染现象。针对未污染区域,大气污染环境监测工作能够实现对大气污染的预防,而且通过监测能够依据获取的数据,制定出一套符合需求的治理方案,从源头入手,做好相应控制,从而减少大气污染现象的发生。

2大气环境监测面临的各项问题

2.1缺少健全大气污染环境监测制度的问题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一直都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理念,以协调经济和环境发展为核心目标。但是,在具体工作开展期间,部分区域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会出现较大偏差,经常会发生只注重经济发展,但是不注重环境保护的情况。由于存在这一错误理念,将会导致经济发展期间,各种资源消耗量不断加大,大气环境破坏问题将会进一步加剧。由此可见,各地政府在环境治理工作时,需要在全面分析当地大气环境基础上,构建一套完善大气环境监测机制,树立要一套可持续发展理念,平衡好大气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2.2大气环境监测存在滞后性的问题

通过大量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我国许多区域都在当地构建了大气监测机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受技术落后、经验不足等各项因素影响,大气环境监测存在滞后性,主要体现因子与数据不全面等方面。空气质量指数是检测空气质量的一项关键指标,用“AQI”表示,而从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许多城市的AQI都难以准确、实时反映大气污染状况,只能利用平均值反映大气环境,这也就导致大气环境监测获取的数据会出现不准确等问题。由此可见,在进行大气环境监测时,要对大气环境监测采样法进行适当改进,合理引入云计算网络技术,通过对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24h不间断监测当地大气环境,而且可以实时、全面掌握大气环境监测因子与数据。

3治理大气污染问题的合理对策

3.1转变经济发展理念,从源头保护大气环境

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存在能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发展经济过程中经常会破坏生态环境,由此可见,需要强化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这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所谓集约型经济,实际上就是将高效科学技术作为主要发展动力,通过合理方式应用高科技,适当减少各种资源消耗量。例如,通过对高科技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煤、石油等各种会释放污染气体的资源。除了要减少工农业污染外,还可以通过改进交通工具尾气排放、减少燃油交通工具应用等方式,减少污染气体的排量。同时,还应当加强对新能源的应用,将太阳能、风能等各种清洁能源应用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从源头入手,减少大气污染物。

3.2加大环保宣传,利用媒体监督

政府部门在工作开展时,要加强对环保理念的宣传,推动相关部门的领导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健全环境保护相应规章制度,确保制定的制度都可以得到执行。开展环境保护作业期间,守法执法,加强自我约束,而且要严格惩治破坏环境的个人与相关单位;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间的关系,保证两者能够实现均衡发展,不得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环境,政府部门应当起到榜样作用。与此同时,要通过环保宣传方式,提高人们环保意识,通过发放环保知识手册等方式,将环保理念植入人们心中,从而让群众可以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为后续监测大气污染提供支持。除此之外,媒体可以公布个人、事业单位、国家单位在保护环境上采取的具体做法,对于破坏环境的各项行为,要加以曝光,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全面监督环境保护工作,从而让全民都可以自觉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入手,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3增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精准防控大气污染

监测大气污染需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大气污染的精准防控。例如,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实际工作开展时,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开展大气污染物治理攻坚的部署要求,在明确空气预报业务实际需求基础上,适当优化先进预报模型,与中国海洋大学及相关技术支撑单位联合,以深度学习技术为基础,加强了对抽样预报应用方法的分析与研究,提高了预报大气污染物的精细化预测,这为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了监测技术支持。现阶段预报空气质量对预报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预报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时,要综合工作经验及相应的数据资料,通过人工订正模式预报产品,具体工作开展具有较高主观性,而深度学习技术在具体应用时,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大量气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可以构建人工智能模型,而且能够通过自动方式,学习数据中的特征,从而实现对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的精准预测,这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由于主观因素而造成的数据误差,另一方面也能够节约监测成本和时间成本。所谓深度学习技术,就是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该项技术在具体应用期间,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对于大气污染预报问题,可以通过对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构建准确、高效预测大气污染物模型,与多层感知网络进行结合,构建深度时空集成模型,通过对这一模型进行应用,可以提取复杂关系中的主要因子,实现对目标污染物的精细化预测,保证空气质量预报精准无误。下一步,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预报模型的应用,深度挖掘数据,通过高效方式处理各项信息,从而为后续精准防控大气污染提供数据支撑。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会影响和破坏环境,影响人们生活,为了改善大气环境,必须做好大气污染监测作业,减少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做好治理工作。本文探讨了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对策,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郭小峰.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1):63-64.

[2]赵卫东.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7):128-129.

[3]叶荣森.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对策[J].能源与节能,2020,(06):84-85.

[4]谢丽娜.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4):132+134.

[5]段秋宴.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09):155+15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