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临床第五生命体征。随着骨科患者手术后麻醉效果逐渐消失,创伤组织不断释放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末梢,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加深患者对疼痛的认识,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骨科骨折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研究表明,预防和及时发现老年骨折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1-2]。单纯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应采取更多的护理措施来缓解疼痛。本研究探析了改良疼痛评估图在骨科高龄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骨科高龄骨折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其中实验组年龄78-90岁,平均(84.21±2.56)岁,男29:女11。对照组年龄76-89岁,平均(84.78±2.95)岁,男27:女13。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改良疼痛评估图评估和护理。①疼痛评价:采用改良疼痛评估图进行评估,采取五指疼痛评估模型,每根手指上都标注了疼痛评分和语言描述,即拇指标注5分,表示平静呼吸时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睡眠,并伴有其他症状或被动姿势;食指标注4分,表示安静呼吸为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睡眠,需要使用麻醉性止痛药,可伴有其他症状。中指指示3分,表示深呼吸时中度疼痛,平静呼吸时缓解疼痛,轻微影响睡眠,可使用非麻醉性止痛药;无名指标2分,表示咳嗽时轻度疼痛,平静呼吸时缓解疼痛,可耐受,不影响睡眠,不需要药物止痛;小指指示1分,表示咳嗽时轻微疼痛,呼吸平静时无痛,可正常生活睡眠。护士在观察疼痛动态并结合评分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一般情况下,3分以上需要医生上报使用止痛药物,而3分以下的患者可以通过心理疏散、放松、适当理疗等方式缓解,达到止痛的目的。②心理护理。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与患者沟通,确保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③体位护理。老年骨折患者在疾病治疗初期应尽量减少活动,当患者需要咳嗽或深呼吸时,护士需要指导患者轻轻按压伤口,以减轻振动带来的疼痛。③使用镇痛剂。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药物,使血药浓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尤其是避免呕吐,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0-5分,越低越好)、护理满意度、使用止痛药时间、疼痛消失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构成比用卡方统计,计量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疼痛评分
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均显著降低,而其中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比较(x̄±s,分)
2.2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比对照组75.00%高(P<0.05)。
2.3使用止痛药时间、疼痛消失时间
实验组使用止痛药时间6.44±1.42d、疼痛消失时间3.26±1.21d均短于对照组使用止痛药时间8.44±1.21d、疼痛消失时间4.89±1.78d,P<0.05。
3讨论
临床疼痛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从而制定有效的止痛措施,并能够对治疗结果进行随访。因此,我们对临床疼痛评估的要求是:(1)易于管理和评分,参与评估的双方都能更好地理解疼痛评估的方法,尽可能准确地进行评估。(2)误用比例小,能客观反映患者疼痛情况,便于进一步治疗。(3)灵敏度高,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疼痛程度。改进的五指疼痛评估模型的学习过程是基于数字的启蒙学习从手指开始,大家都熟悉五指,每个手指上的疼痛分数和文字描述都类似于数字启蒙教育。在这种模式中,护士和患者都有兴趣学习,以便护士和患者尽快掌握改进的五指疼痛评估模型的应用[3-4]。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使用止痛药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骨科高龄骨折患者实施改良疼痛评估图评估和护理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王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4):4475-4476.
[2]孙强,杜丹,李峰,伍亮.郑氏正骨手法夹板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J].广西中医药,2020,43(04):3-8.
[3]王卫国.中西医结合治疗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效果[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8(08):429-431.
[4]杨奕妙,魏道华,黄党生,江学东.改良疼痛评估图在高龄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5):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