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9年6月到2020年7月收治的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9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90例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21~75岁,平均(51.3±10.2)岁;其中慢性胃炎54例,慢性结肠炎26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急性胰腺炎7例。观察组90例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25~79岁,平均(47.21±12.1)岁;其中慢性胃炎57例,慢性结肠炎2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急性胰腺炎9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患者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按时检查。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首先,医护人员应该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护理人员和患者接触的最多,如果医护人员反应敏捷、专业性强,能够给予患者对症的治疗,能够在患者出现突发情况时,给予迅速、专业的处理。再加上医护人员谦和的态度,让患者如沐春风,积极的配合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医护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及时帮助患者做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抑郁、失落等不良情绪。之后,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合理搭配饮食,给患者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最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消化内科疾病,平时的注意事项,遇到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等。
1.3评价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满意度效果,该调查问卷包括总体满意度及各单项满意度两个方面,总体满意度只针对最终的护理情况提供相应的答案,单项满意度调查分为环境、态度、技术、咨询、尊重、信任满意度等方面,答案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调查方式,我们采用的是总体满意度调查的问卷方式,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的方式,由患者或患者家属答题,问卷当场收回。
1.4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人文关怀,又称人性关怀、关怀照护,是指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承认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普遍认为其发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是对人性和人价值的肯定,人文关怀包括几层涵义:承认人不仅是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承认人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主体性;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是时代的产物,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调整和个人保健意识的提升、市场竞争的激烈,加强了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都在不断促使我们改变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传统的“以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已逐渐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已成为当代护理学发展的方向,人文关怀已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管理理念和服务思想中必不可少的词汇。
消化内科疾病是我国常见临床疾病之一,针对此疾病展开科学的诊断、有效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近几年我国号召在临床护理中增加人文关怀护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在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让护理更具人性化。
在优质护理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应用,就要提供更加细微、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的高效性与针对性,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该书理论意义在于,对临床护理中的人文关怀理念落实进行了指导,临床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与病患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人文关怀的护理来消除患者和家属对病症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康复的几率;从实践的角度,对临床护理起技术指导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针对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的患者更加有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对消化内科患者实行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明显帮助患者康复,增加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使患者心理更加健康,对消化内科疾病认识更加完全,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檬,张雪群,李岚,虞朝辉,厉有名,陈祎.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4):115-118.
[2]王洋,刘揆亮,吴静,黎晓琴.消化内科不同阶段护理教学中融入消化内镜教学的经验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2):82-84.
[3]纪惠荣,陈艺延.应用人文关怀缓解胃镜检查中情绪状况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4):160-162.
[4]黎军.综合排班模式在消化内科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