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革新
龙元彬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龙元彬,. 浅谈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革新[J]. 中国新闻传播,2021.9. DOI:10.12721/ccn.2021.158086.
摘要: 融媒体时代,反映社会现实、记录历史发展的新闻图片越发凸显出其重要性,从而深受媒体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融媒体”理念推动了新闻传播格局的变化,促使新闻传播渠道的增加及新闻内容生产方式的改变,这为新闻摄影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此,新闻摄影记者要在多方面加以改革和创新,使传统媒体的新闻摄影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在舆论新格局中,努力发挥传统媒体的导向引领作用,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提高新闻的影响力与公信力。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
DOI:10.12721/ccn.2021.158086
基金资助: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传播媒介与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迅速到来。智能手机、微单相机等数字化设备的普及,让新闻图片的来源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纸媒摄影记者,普通拍客也可通过互联网进行摄影图片的交流和传播。因此,新闻摄影难免要经历一场不可避免的蜕变。文章从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现状以及革新策略等角度论述,为新闻摄影的发展提供思路与方向。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现状

(一)新闻内容质量良莠不齐

新闻摄影是对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它不能根据作者的主观意图去干涉、摆布乃至于“创作”对象,而必须根据客观性的原则,去真实地记录、反映和再现新闻现场、事件和人物。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电子数码类产品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一些图片视频制作软件的不断开发,给新闻摄影从业人员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虚假信息传播的风险。有一些新闻摄影从业人员及摄影师盲目追求关注度,经常会把一些新闻的图片进行模仿伪造、PS合成、以旧充新等脱离事实事件出现,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存在决定意识”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使新闻摄影作品的真实性降低,新闻内容的品质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整个新闻行业带来消极影响。

(二)新闻特权面临挑战

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新闻摄影业原有的脉络和格局正在发生延展和位移,新闻摄影的工作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摄影记者面临新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全民摄影时代的来临,新闻摄影门槛降低,拍摄设备更加大众化,新闻摄影主体也逐渐普遍化。人人都成了潜在的新闻摄影人,可以使用周围的电脑、移动手机等数字化信息设备,对突发新闻事件开展就近报道,成为第一手新闻影像的提供者和传播者,使新闻摄影内容生产的范围不断地扩充,而新闻摄影记者独家拍摄的特权也面临挑战,生存空间日益逼仄。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业的革新策略

(一)具备更高的专业性

当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不断涌向受众时,受众反而对事件思考的深度和信息来源的权威性提出更高要求,他们希望看到更专业、更能揭露事件的实质与真正意义、更具公信力的新闻影像。在当下,在信息采集、发布不再是新闻摄影的优势和特权时,新闻摄影从业者应跳出新闻碎片的桎梏,将图片所呈现的专业分析、观点作为自身的强项,利用专题报道的深度和影像艺术价值打出影响力,基此建立自身的媒体传播力和公信力。在整个新闻摄影的工作中,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对社会上的政治、文化责任意识的担当与呈现,更是体现了新闻摄影从业工作者对事实与真理的不懈追求,这是一种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信念感的体现,同时这也是在追求经济利益和数据流量的时代背景下,融媒体新闻摄影从业者虽然饱受自媒体行业的压迫,但是依旧无法被取代的根本性原因。

(二)增强多元化技能

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作品传播呈现了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更大的传播范围以及更快的传播速度。图片不只是静止的,更要体现“声画并茂”“图文并重”。这就要求新闻摄影从业者的业务范围应进一步拓展,在新闻采访中,通过拍摄有声视频、短视频的方式为受众记录更多的新闻信息,对同一事件从图片、声音、文字等多个方面进行展示,为传媒一体化的实现及新闻作品传播效果提升奠定基础。在静态图像向多媒体融合的转变过程中,唯有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储备,积极拥抱新技术、接受新理论才有出路。新闻摄影从业者要主动出击,不仅要推动自身新闻摄影创作的态度和思维专业化,也要实现创作手段与设备专业化,熟练运用多元化的摄影设备,探索与掌握新闻信息,不断加强对新型视频拍摄手法的探索,不断提高其相关从业人员的拍摄、剪辑、编导技能以及对相关文案的撰写和后期图片的制作工作。

(三)新闻摄影记者要提升“融合思维”

如今,新闻报道的融合传播已然成为趋势,这对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新闻传播模式,要求新闻摄影记者不断提升“融合思维”,将所拍摄的图片由单渠道、单平台转变为“两微一端”等多种平台的使用和发布。笔者认为“融合思维”的外在体现便是新闻工作中“一专多能”的工作能力。新闻摄影记者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摄影能力的同时,也要掌握图片编辑、视频拍摄、视频剪辑及文字设计等相关技术,掌握不同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规律,熟悉新闻照片的跨平台发布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拍摄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照片和新闻视频,给大众提供视觉和听觉上的最佳体验。

(三)优化图片生产模式

与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不同的是,融媒体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中的新闻图片的提供来源只限于摄影记者和相关的通讯员的供稿,新闻来源较为单一,同时在新闻内容的题材选定与新闻内容存储的数量上面有着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而融媒体则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融合多个内容生产部门,集中力量对新闻图像内容加以编排,通过开展线下线上多种的渠道形式进行新闻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这里以《东方早报》为例,曾经的视觉中心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新媒体龙头网站的澎湃新闻网,通过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多种呈现形式丰富新闻内容的传递渠道,更加能够博取受众的关注,实现各种自媒体平台间的相互转化。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项目转型策略289艺术之289影响,以“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融合发展”为项目的主题,以289艺术园为中心向其他的传播渠道进行辐射,使得影像文化传播、影像内容生产、影像资源运营、影像产品营销等服务可以进行跨界的传播与交流。一是选材与内容的革新。新闻摄影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最重要的是要在选材与内容方面进行改革。新闻摄影若想在新媒体阵地里占据重要位置,就要另辟蹊径,以质量和内容取胜,创作有深度的新闻摄影报道,用图片来讲故事,用照片完成一篇语言优美、逻辑缜密、内容翔实的“文章”。另外,新闻摄影报道也要紧跟时代形势,抓住热点新闻,并很好地与当前主流思想相结合,把小的热点做成大的深度报道,发挥传统媒体新闻摄影报道的公正性与引领性,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传统媒体的新闻摄影成为无可替代的导向仪。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媒体融合的新环境形势之下,整个新闻摄影行业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新闻摄影如何在多元媒介的强势冲击下突围从而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这就需要更多的新闻摄影从业者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促使新闻摄影行业不断地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谢晓东.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新闻摄影传播力[J].传媒论坛,2020(2):52-53.

[2]王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策略[J].传播与版权,2020(12):4-6.

[3] 梁雅祺,赵慧.浅析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创新[J].新闻文化建设,2020(14):169-17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