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前,加强新生代员工培训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战略项目。一方面,在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中,新生代员工是一股全新的力量,由于他们具备高教育水平、强大的可塑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成为了战略人才的主力;另一方面,他们有着活泼、洒脱的性格,敢于表现,但如果无视规则、轻视权威、过于自私、擅长发挥作用,是不能够很好地完成工作的。以上种种,都给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困境
(一)新生代员工管理面临两难
加强管理和控制是员工培训的正确意义,但实际上,很多国有企业在新生代员工的管理中常常陷入“宽大和严格也没有效果”的窘境。新生代的员工会关注自己,追求自由,特别是他们对传统的教式形态和政治教育以及“简单粗暴”的制约,有着强烈的反抗性和抵抗力。如果国有企业使用不当的方法和手段可能会适得其反,这不仅会影响经营效果,也会削弱新生代员工对工作的热情。但是,新生代的员工社会经验少,生活压力大,经济基础比较弱,缺乏自制心,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所以在刚进入社会时容易受到社会氛围的影响,无法抵制外界各种诱惑。如果国有企业放宽教育约束,可能造成新生代员工失去思想约束等严重后果。
(二)新生代员工培养针对性不足
现在,国有企业培养新生代员工的方式有待改善,否则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力,还会让人觉得其价值没有充分实现,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针对该问题,具体的分析如下:首先,训练方法不够精炼。国有企业没有依照新生代员工的特性,形成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机制和明确的计划,一些企业实施的组织体系和新的工作机制还在探索阶段,不能完全发挥出作用。其次,缺乏职业规划。国营企业长期处于结构上人手不足的状态,对不同的新生代员工没有设定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导致他们的成长过于随意。最后,训练方法不够对应。在所有种类的研修中,主要介绍的是基础内容,但由于与专业知识、性格、新生代员工的职业规划不一致,因此会影响进修的效果。
(三)新生代员工离职率相对较高
新生代的员工与旧一代的员工相比,缺乏“热爱工作”、“为企业奉献人生”等传统意识,甚至不想通过工作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新生代员工的高离职率,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根据一项调查,80%的新生代员工有跳槽经验,56%的新生代员工在不满一年的工作中已经跳槽。离职率高的话,不仅会妨碍公司正常的工作安排和事业开展,还会浪费录用成本和户籍指标等已经匮乏的资源,这样其他员工的想法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动,危及到公司及其将来,也会给人才引进带来不好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新生代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规划抱有很大的期待,容易陷入渴望成功的冲动情绪中,但是在职场上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自身的责任感也很弱。还有一些员工过于追求成功,无法克服困难、抵制各种诱惑,因此,国有企业在新生代员工培训中的不足是不容忽视的。为了提高新生代员工的忠诚心,国有企业需有效地解决新生代员工的高离职率问题,采取有效且全面的对策。
(四)新生代员工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从国营企业培育新生代员工的现状来看,一部分员工成长得很快,其职务能力受到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在短时间内成为了商业的骨干。但是也有一部分员工,虽然在学校成绩很好,但是从学生到企业职员的身份变化还没有被充分认识,不满足实际的劳动条件。这可能是因为员工的专业、性格、立场不够充分,需要给予调整,或者员工的工作方式有问题,需要的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和指导。针对这种差别化现象,国有企业需要仔细分析其原因,尽快进行改善。否则,有问题的新生代员工的自信心会进一步下降,而且能力不会得到提高,久而久之会产生自卑心理,对员工的自我发展和公司整体绩效的提升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国有企业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思路
(一)必须依法用工
在新的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员工管理必须先根据法律对劳动者进行雇佣,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和规定,对国有企业的员工进行约束。特别是近年来,新生代国有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越来越高,国有企业中以传统企业为主导的员工经营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雇佣者和员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确保双方当事人平等的权利和责任,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员工自身,都必须提高法律意识,企业应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来管理员工。国有企业的雇佣,要充分发挥出国有企业的民主监督作用,减少合同条件、人为管理联系,杜绝无薪不合理的加班、不充分的劳动保护设备、没有保护措施的恶劣劳动环境等,切实保护好企业和员工的权益。
(二)尊重员工个性化生活追求
在新的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员工管理必须从员工自身做起,结合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人生活追求,为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建立开发平台,并确认国有企业员工的管理在合理的法律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各种需求,缓和员工的工作情绪,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鼓励他们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国有企业需帮助员工实现更高的精神追求,在满足员工的各个重要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计划,同时还要提高员工对国有企业的忠诚,创造优秀的人才管理环境,抑制国有企业的人才外流。此外,国有企业还必须按照自己公司的技术开发要求,建立员工培训的长期机制,以规范性和阶段性的方式实施员工的持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拓宽工作视野,及时更新职务技能,培养有理想、精力充沛的员工群体,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员工绩效考评制度
针对国有企业员工的薪酬问题,国有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员工绩效评价系统,从各个方面对员工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充分掌握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对于国有企业的员工来说,绩效评价系统是否合理公正,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组织、经营团队和领导的员工认可度,决定了新生代员工对开发的忠诚度,促进了企业更快的发展。
(四)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国有企业员工管理的基础,因此应充分发挥出国有企业内各种经济组织的作用,促进员工的多样化管理。一方面,国有企业与劳动合作机构、建设、生产承包商等签订正式合作协议时,需要签订与合作伙伴的员工管理合同,明确并强化员工的安全管理等条件。所有当事人的劳资责任和义务,都是为国有企业内的员工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国有企业员工经营的民主性和正当性,需提高国有企业和员工双方的责任感,逐步改善国有企业的内部雇佣管理系统。为了确保双方当事人了解履行合同和权利的义务,企业需提供有力的保证,使雇主和员工双方履行劳动合同,构建优秀的内部管理环境,采用一系列的员工管理系统规则。
三、结束语
随着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对国有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国有企业员工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方法也逐渐吻合。国有企业应掌握员工在新形势下的经营特性,在国有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员工的经营思想,充分刺激和调动员工的热情,为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武莉,李剑楠.国有企业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对策[J].人力资源,2021(02):1-3.
[2]李娟.新形势下关于国有企业员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就业与保障,2020(15):143-144.
[3]赵立涛,任玮.国有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煤炭,2014,40(11):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