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学数学内容复杂且知识点较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中学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主要学科,也是学生、家长、教师都比较重视的学科。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相同,甚至出现很大的差异。数学是连贯性很强的科目, 前后知识衔接得比较紧,一旦出现困难,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困生的成因,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学困生成功转优,从整体上提升中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一、造成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第一是学习心态上:同学们从初中步入憧憬已久的高中大门时,往往是豪情满怀,信心十足。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之后,有些同学便感到高中数学并不是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易学,也不再是初中时考高分那么容易,又显得十分抽象,有些内容甚至难以理解,从而表现出不自信、畏惧,焦虑等特征,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第二学习方法上:初中三年的学习使得大部分学生形成了习惯于围着教师转,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积极思维,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碰到问题寄希望于教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而到了高中,许多学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难以完成当天作业,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第三学习内容上: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重要知识,在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这样也是很多同学感觉难以提高。
二、中学数学中对学困生的优化策略
1.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学困生产生是受多种因素所影响的,要分析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例如,对于因为天生资质造成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们不能给予他们歧视,要给予鼓励,让他们的信心增强,对他们加倍关照,耐心讲解,细心辅导,必要的时候,可以专门对他们进行辅导,让他们真正接受数学,爱上数学,逐步改善学习现状;对于因为学习习惯不好而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要慢慢引导,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让学生逐步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于思想涣散、对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的学生,我们要从学生的思想态度人手,让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及对以后人生的影响,这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我们要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在正确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逐步帮助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改变现状,提高成绩。
2.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双管齐下
中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变,单单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需要家长的配合。学校与家庭联合起来,双管齐下,才会发挥更好的效果。例如,每个学期,学校可以聘请著名的教育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家长来参加。通过讲座的讲解,让家长的观念有很大改变,提高了家长的素质,还增加了教师与家长交流的机会。老师和家长近距离的接触,能更加全面分析学困生原因,找到治疗孩子成长的良药。国家的强大让我们有了富足的生活,孩子是我们的寄托,因此作为家长应尽量给孩子提供富足的生活,不仅是在物质上,更是在精神上,真正使学生身心健康。
3.多样化教学,激发兴趣
在新形势之下,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不一样的方法去深层次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教师可以采取翻转课堂、 小组竞赛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师的讲解可能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教师不明白学生具体哪里有重讲的必要,哪里理解起来有困难等等,就可以采取翻转课堂的方式,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的角色,为数学课堂带来不一样的色彩,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不容易,既吸引了学生注意,让学生专注于课堂,同时也能让学生和教师换位思考,尊重教师。
4.教学设计的创新
教学设计是教师吸引学生的重要武器,如果课堂设计得平平无奇,就会整节课听得云里雾里,教师要想吸引住学生,就要靠创新教学设计来实现,要如何让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又提升了自己的水平和素养,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学到最多的知识。例如,在教学时,可以引入一些故事,让学生不仅从中感受到趣味,还能牢记数学知识,也能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数学家身上学习到良好的数学品德,一个小故事可能就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但这五分钟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激励学生的学习,或者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来丰富课堂,让学生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理解更透彻,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设计的创新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这种体验能让学生感受到新奇,感受到数学对自己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学数学学困生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不让一个学生落下的心态,找到问题的原因,制定合适的对策。然而,要想学困生实现转换,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教师制定计划,对症下药,齐心协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欧阳志安.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原则[J].南国博览,2019(09):242.
[2]唐国财.解析中学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及教学策略[J].高考,2019(23):72.
[3]肖诗琴.中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