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学科,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双新”背景下,即新课程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的推动下,高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逻辑推理的训练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希望能对高中地理教学有所帮助。
一、推理能力的内涵
推理能力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对事物间因果关系、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推理能力通常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根据已知条件,对未知现象进行推理、推测或判断的能力。推理能力是一个人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狭义上来说,推理能力是指运用逻辑思维,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方式,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和综合的手段推导出新的结论并加以证明的能力。而从广义上来说,推理能力不仅仅包括狭义上的推理能力,还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正确的逻辑思维,从而使他们在学习中掌握重要的地理知识,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推理能力培养的现状
1.忽视推理能力的培养
推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巧的积累中逐渐增强,而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也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然而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仍然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师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主要表现在:(1)教师讲解地理知识的时候,只是简单地讲授了一些知识点,不会将知识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会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好奇心,也就不能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2)教师在讲授地理知识的时候,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延伸,没有将知识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对地理知识没有深刻的认识,不能灵活运用地理知识。
2.教学模式陈旧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们始终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老师们一般都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从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着老师教给他们的东西,虽然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听懂老师所讲的知识内容,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却是一片混乱,并且大多数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都不感兴趣。除此之外,由于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并且与其他学科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强烈的畏难情绪,这些原因都导致高中地理教学很难得到有效发展。
3.教学方法单一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地理学科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教师一直以来都是以讲授法为主,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解来完成教学任务,但这种方式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在课堂中讲解知识过于枯燥乏味,没有趣味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推理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1.优化教学内容设计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学科特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重视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与逻辑关系,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地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强化思维训练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推理问题来说,思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对地理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比较法、分类法、综合法等思维方法来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讲解地理规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法进行分析和推理,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3.注重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是培养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加深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并对所遇到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实际操作中,既能让学生亲自经历地理知识与技能,又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与技巧进行直接的体验,例如,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行亲身的观察,观察一些简单的地理现象,让学生了解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也可以通过实验和模拟等方式来加深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调查和志愿活动,并通过调查活动来发现问题,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发展情况,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4.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知识储备与能力结构,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在第一位,把教学目的放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上,继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首先,教师应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其次,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论水平。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地反馈,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地理教学,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训练,让学生们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黄华芳.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推理能力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2013,(04):71-74
[2]李萍,张艳华.浅谈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J].现代教育技术,2015 (10):51-55.
[3]崔秀琴.高中地理推理能力培养的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 (6):23-27.
[4]蔡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策略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