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出入口规划与建筑设计探讨
付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付浩,. 城市地铁出入口规划与建筑设计探讨[J]. 中国设计,2022.2. DOI:10.12721/ccn.2022.157102.
摘要:
地铁建设项目包括主体和附属。主体建筑是指车站内部的布置等;附属建筑包括通风口、冷却塔、地铁出入口等其中,地铁进出配套建筑是地下的主要通道,是地铁建筑的地面化身,对城市布局有一定影响,对整个地铁建设项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地铁出入口规划建筑设计
DOI:10.12721/ccn.2022.157102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地铁的建设速度与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地面上的出入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同时地铁出入口的设计必须要与城市向融合,所以在规划设计出入口的时候必须要对期的分类进行了解,从而有效的对地铁出入口进行规划和设计。

一、地铁出入口的规划设置

地铁出入口主要由出入口通道与地面厅两部分组成,地铁出入口在规划地铁设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需提高技术标准。一是地铁出入口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设计标准应借鉴国外设计经验,基于地铁出入口设计的设计可符合地铁设计标准或占用小空间。二是地铁站的设计要人性化,充分符合为人民服务的交通理念,地铁站的设计也要符合人们的出行习惯和生活习惯,周边地块有地下企业可以结合起来创造商业价值,来帮助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有些地区地铁口增设了老人专项出口,这样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便利,还实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最后,地铁设计的统一化,地铁出入口设计需要结合当地的建筑形式,在协调统一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地铁口的设计需要考虑周边环境的设计,对周边地铁出入口的规划设置和开发,起到一定引导的作用,即使路面交通复杂,也可以通过出入口和市政过街通道合建的方法疏解地面交通压力,很多国家和地区,地铁口的设计结合周边的建筑设计,不仅使出入口设计更加美观,还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

二、城市地铁出入口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化质量在不断提升,地铁工程建设水平也随之提升,地铁出入口的建设也越来越标准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地铁出入口的设计应全面考虑与周边环境的衔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在设计地铁出入口时,没有立足城市整体布局,考虑范围不够全面,为城市交通出行埋下隐患。目前,大部分城市地铁出入口设计残疾人专用通道时,通常只搭配单一通道,影响残疾人的便利通行。

三、地铁出入口规划形式的分类

(一)独立式出入口

该种类型的出入口需独立修建完成,其布局类型较为简洁,且整个建筑灵活性较高,紧密结合附近人流和环境特征,科学的设置位置与方向,全面提升人流疏导功能。该类型的出入口位置主要在人行道附近,具体特征主要是:一是设置在路边,最大限度缩短地铁内的水平通道长度,为乘客提供便捷的换乘条件,大幅节约成本投入。二是无需或较少拆迁,通常可一次性完成项目建设。三是如果占用一定的管线敷设区域,则需加宽道路红线,缩小建房地段,从土地使用角度来讲,其经济性不足。

(二)下沉式出入口

下沉式地铁出入口不会过多占用地上面积,而是依靠地下面积进行建设,不会对城市整体布局造成过大的影响。城市地铁下沉式出入口可以与地铁站内的下沉广场相结合,广场可以作为地铁站台使用,而地铁站点的设计又可以为下沉广场带来众多的客流量,以此实现城市地铁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下沉式设计之初,应充分考虑地面积水对地铁出入口的破坏。在地铁出入口应设计台阶提升出入口的高度,同时,设置蓄水坑以及排水系统,确保为民众提供乘坐地铁的便利式服务。

(三)整合式出入口

整合式出入口主要有与地下过街通道的整合以及与道路建筑的整合这两种形式。例如在深圳金田路的地铁的东北口就是整合性出入口,它与大华购物中心相连接。1.地铁出入口与地下过街通道的整合。与地下通道相连接可以对线路实现多种使用,并且通过与地下通道的连接还可以降低出入口建筑对地面建筑的影响。2.地铁出入口与道路建筑的整合。这种建筑方式可以节约建筑成本。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地段的单独使用,避免土地的浪费。

四、地铁出入口的建筑设计

(一)无障碍设计

为了向社会特殊群体,如老人、儿童及残障人士提供便利,体现出城市化建设的优越性,应做好地铁出入口的零障碍设计,为其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通道。无障碍设计需满足地铁和城市建筑无障碍建设标准,实现地铁出入口和城市建设的顺畅连通,保证特殊群体能够顺利通行。如在对盲道进行规划设计时,需重点保证道路的顺畅性,全面清除各类障碍,使盲人顺利通行。

(二)出入口建筑的外观设计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地铁工程建设逐步加快,地铁出入口作为地上地下的主要联系通道也随之不断增加。地铁出入口数量的增多,给城市的整体布局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设计人员在地铁出入口设计工作中,应注意地铁出入口与周边环境的结合,依据周边环境,不断调整设计方案,使其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甚至使地铁出入口成为城市的独特景观,为城市的美观性“添砖加瓦”。设计人员在进行地铁进出口外观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增添地铁出入口外观的美感。首先,可以对地铁出入口的外观进行装饰,利用不同的装饰物品,提升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例如对绿化带中的地铁进出口,进行草皮覆盖布置;其次,可以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在地铁进出口的建设过程中,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选用钢化玻璃,使整个地铁进出口呈现通透性,避免对民众的视野阻挡。最后,可以对地铁进出口的外形进行创新,独特的外形,可以提升地铁进出口的分辨率,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三)数量设计

每个地铁至少需设置两个出入口,一线城市的地铁需设置4个左右的出入口,如广州市地铁通常会设置4个左右的出入口,但在关键站点会设置10个左右的出入口。数量设置与人流疏散速度直接相关,通常出入口的数量与疏散速度成正比,合理的出入口位置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人流疏散目的。此外,决定出入口数量的还有早晚高峰人流量,在开展设计时,需对客流承载能力及乘客安全性进行客观衡量,保证地铁出入口数量满足人流量需求。我国不同城市的地铁出入口设置标准还未完全统一,应制定能够符合多数城市的地铁建设统一标准,各地区应结合地理、气候、自然及交通因素,形成符合地方特点的规范和标准,全面提升城市铁路出入口设计的科学性,为乘客提供更为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

(四)在设置地铁出入口的时候要遵循易于识别和生产的原则

地铁出入口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们乘地铁,方便出行。因此,在设计地铁出入口时,必须醒目、易于识别,使行人一眼就能找到地铁出入口的位置,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地铁设计中,最好的方法是醒目而轻松地识别它们,统一地铁的标志和颜色,使地铁有自己的颜色,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区分它们。此外,地铁出入口通常在道路两侧施工,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导致施工期间交通拥挤。为了减少这种情况,最好采用数字输入输出设计,在工厂预先生产,然后运输到现场直接装配,从而提高施工速度,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五)地铁出入口和其他交通的配合

地铁运营的主要目的是分担地面车流和人流,为出行者提供相对便捷和舒适的出行环境。在设计和规划地铁出入口时,需紧密结合周围交通情况,为优化城市交通服务。地铁出入口可与步行通道连接,与地下通道等设施达到更高的契合度,形成浑然一体的效果。出入口设计还需与周围步行通道相连接,为乘客创造更为便捷的交通环境。在出入口与停车场之间可设置连接的通道,缓解城市中心拥堵状况,使出行更加便利。地铁出入口可与火车站连接,有效疏散火车站的人流,缓解城市拥堵情况。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城市的人流量不断增加,需要不断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因此许多大城市为了缓解路面上的交通压力大量的修建地铁,而在地铁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地铁出入口的建设,因此,地铁出入口的规划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的关注。在出入口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喻斯文.城市地铁出入口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0):1461-1461,2164.

[2]高璞.城市地铁出入口规划设计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9,(25):177-177,178.

[3]鄢婷.城市地铁出入口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7):604.

[4]卢中原.城市地铁出入口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1):533.

[5]杨霖.城市地铁出入口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5):237-238,23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