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不难发现,虽然教学效率逐渐提升,但德育渗透效果却差强人意,尚且存在着德育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德育教育盲目随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导致德育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渗透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效作用。 面对此现状,思考研究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方法刻不容缓,是摆在广大初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1. 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中的内涵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六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建模能力、推理能力、直观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学生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数学中抽象数学的内在本质,对数学问题进行概括、归纳、整理。利用自己的运算能力,对数学算法、代数式等进行计算。让学生将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建模的方式,对生活的中的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结合,利用建模对问题进行合情的推理,利用类比归纳的数学方式培养学生直观的推理能力。
2. 核心素养对初中数学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初中生数学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通过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初中生将数学学习系统化,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数学的意识和学习习惯;其次,通过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体系,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最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文化的熏陶,是对数学文化的认知与传承,利用新旧数学思想,取其精华,在传承中创新,继承数学精神和数学文化美德。学生通过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会加深对数学的认知,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品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依托教材德育,激发学习兴趣
自新课改实施后,初中数学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内蕴藏着更多思想品德教育素材。 教师充分挖掘这些素材,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将课本中潜在德育因素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借助这些因素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思想品德发展与数学知识学习联系到一起,进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念,更加努力主动投入到数学课堂,想要通过认真学习数学促进科技兴国、实现中国梦。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这节课的导入活动中,教师依托教材内容,引入了最古老的计算器———中国算盘,介绍早在 1000 多年前,后汉人徐岳的《数术记遗》中,已有“珠算”一词,东汉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徐岳是世界第一位“珠算”提出者和“算盘”记录者,展示了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画有的一架算盘,学生在图文并茂的算盘知识了解中,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钦佩民族先人的数学智慧,对算盘和现代计算器的学习兴趣十分高涨,教师顺势引入本节课知识点,学生在学习便捷操作的现代计算器同时,不忘古人在发明算盘和珠算算法的辉煌成就,学习过程融入了浓郁的家国情怀,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三、贴近日常生活,健全学生品质
目前,数学在科技、生产、工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普及。 初中数学教师遵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年龄特征,德育渗透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实际,令学生可以意识到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在生活中的现实用处,进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目标中,健全学生学习品质。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训练中,教师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设计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包括生产问题“A 工厂原计划 26 小时完成一批零件生产,后由于每小时生产量多了5 件,仅生产 24 小时便完成了任务,并超出计划产量 60 件,求原计划生产量是多少?”;市场经济问题“一工艺品小店按标价进行工艺品 M 销售,一件能够有 45 元获利,按标价八五折进行销售,卖出 8 件的利润与降低标价 35 元卖出 12 件的利润相同,求工艺品 M 的标价和进价”;生活问题“小区生活用电基本价格是 0. 4 元/ 千瓦时,每个月超过 b 千瓦时的电量按原价 70% 进行收费,老师家上个月用电 84 千瓦时,缴纳 30. 72 元电费,求 b值”。 学生们在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既加深了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解题能力,实际上也是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之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在数学的学习意义和现实价值,进而端正学习态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日后生活中更加主动利用数学知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
四、丰富课外活动,延伸德育教育
初中数学课程的课时安排是有限的,想要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充分渗透德育教育难度很大。 这就需要教师着力打造第二课堂,丰富学生课外数学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和空间,延伸数学课外活动中的德育教育,打破德育渗透受时空局限的不足之处, 使思想品德教育充分融入学生课后生活。例如,在七年级下册感受可能性》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布置了实践作业任务,让学生课后自行利用本节课学习内容,选择感兴趣的事件调查统计该事件可能性,利用数学统计的严谨性,有效培养学生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认真精神,鼓励学生在班级 QQ 群分享任务成果,交流调查统计经验和问题,通过课后热烈讨论锻炼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表达中克服主观随意问题,能够有理有据的运用理性思维交流表达,本节课的作业活动帮助学生巩固了课堂学习成果,充分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推进德育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势在必行,既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亚平 . 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J]. 学周刊,2020(3).
[2]陈圣文 . 初中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探究 [J]. 课程教育研究,20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