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姜文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姜文利,. 刍议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 数学教学与研究,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7025.
摘要: 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DOI:10.12721/ccn.2021.157025
基金资助:

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可以让教师教学高效进行,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降低学生的任务难度,使初中数学课堂高效有序的进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更适合自身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方法,更新知识结构的同时拓宽了知识视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需要学生参与进来。所以老师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形象的图形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还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使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老师再进行指导,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及其判定》时,需要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用作图工具画出平行线,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判定出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平行线的画法以及同一平面内平行线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掌握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两条直线一定相交,平行用符号“//”表示;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一点,与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接着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总结出平行线的判定有哪些方法,包括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等。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够集中注意力,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培养核心素养就需要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在教学中,学生可以进行独立思考,通过知识迁移运用、构建知识体系等来解决问题;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讨论,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取长补短,拓展思维,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总结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包括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在一对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及另一条直角边相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学业评价角度

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老师可以构建起基于互联网以及信息平台的评价系统,主要涵盖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测评的评价系统和信息化线上云课堂,创建更加高效的分层走班教学模式。而且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也能够较好地强化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热情,协助他们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老师应该建设学习效果的评价系统,参考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累积,把数学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良性整合,创建基础知识数据库,并参考知识点难度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如:完整掌握、基本掌握、没有掌握),进而构建评判学生学习能力的信息库;在信息库基础上,继续构建对应的数学知识测评系统,分阶段、分层次地针对学生予以针对性测评,全面且精准地掌握学生理解知识的程度,并生成报告,有效实现针对每个学生所拥有的数学能力的精准评估,有助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老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规划以及分班规划。

其次,通过信息技术打造在线教学平台,把老师所拥有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构成高效初中数学在线教学平台,从学生的角度则可以借助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登录到平台中完成学习,参考测评报告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问题,有效进行针对性查缺补漏。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对很多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应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促使他们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清晰地表达出自己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相对而言是一项比较新的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将实验融入数学教学活动,成了当前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

数学实验课之所以在我国的教育之中反响不好,是因为很多教师在开展了数学实验课之后并没有取得太明显的成果,所以他们认为没有必要非得费那么多功夫来想方设法地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数学。而实际这部分教师没有取得成果的最根本原因是他们急于灌输学生们实验的结果,而忽略了对于实验过程的详细分析,没有让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学生们的数学学习体系中。所以在开展数学实验课的时候要让学生们对每个实验步骤进行简要的总结或者是记录,而后对最终的实验结果以及结论做出预想,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无论预想的结果正确与否,对于学生们来说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因为这也相当于是对他们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进行验证。

例如贯穿了小学数学的概率与统计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以此为实验的主题,此次实验的实验题材是“摸球游戏”,实验的器材是黄白两色的圆球以及一个箱子,此次的实验猜想是摸了球放回去和摸球不放回去这两种实验方法对于最终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以让学生们提前预测最终的实验结果,并对每个步骤进行记录,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总而言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会走进学生,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关爱学生,相互促进,在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之后,提高课堂的效率,真正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黄贻鹊.激趣情景课堂 开启学习智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浅谈[J].学苑教育,2020(08):50.

[2]徐维东.初中数学“真学课堂”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4):22.

[3]陈曦. 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

[4]谢红兵.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25):91-9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