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
曾令永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曾令永,.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J]. 地理研究进展,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025.
摘要:
为详细分析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本文根据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作用,分析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并总结有序规划、持续合理投入、科学管理等策略,希望为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土地规划管理;应用对策
DOI:10.12721/ccn.2024.157025
基金资助: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供准确的土地数据支持和空间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土地资源的状况和潜力,同时还可以制定科学、有效的土地规划方案,以便更好的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目前土地规划管理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意识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其中应用的作用和价值,合理利用遥感技术等,同时还要做好日常的规划和总结,促使土地规划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1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作用

1.1土地资源调查与分析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获取详细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质量、土地所有权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土地规划管理部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和潜力,为有效的土地规划提供依据。

1.2地貌分析与风险评估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等工具,对土地的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和建模,以便确定地貌对土地规划和开发的影响,同时还可以评估地质灾害和自然风险的潜在风险。通过对地貌和风险的准确识别和评估,土地规划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和可持续的土地规划方案。

1.3空间数据管理与决策支持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土地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空间数据的收集、管理和更新[1]。通过将各种相关数据(如土地利用、地形等)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中,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有利于为土地规划决策提供更准确、可靠的空间参考,并支持决策过程中的空间分析和模拟。

1.4土地利用规划与监测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土地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监测,通过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土地利用违法行为和不合理利用现象,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时,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也可以提供空间分析和模拟手段,以评估不同规划方案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可行性。

2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2.1遥感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遥感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包括土地利用分类、变化检测、资源调查评估、空间分析模拟以及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等,这些策略可以提供丰富的土地信息和科学的决策支持,有利于实现土地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遥感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如图1所示。

1.png

图1  遥感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1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航拍或卫星图像,利用图像解译算法对土地进行分类和划分,通过对土地的分类可以了解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覆盖情况,为土地规划提供详细的信息基础,比如可以准确划定农田、城市建设区、水域等地类,为土地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2.1.2变化检测与监测

遥感技术可以比较不同时间的遥感图像,检测和监测土地利用变化[2]。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可以及时识别出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土地利用行为,如违法建设、非法占用等,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此外还可以监测土地的生态环境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2.1.3资源调查与评估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土地信息,包括土地质量、植被覆盖、水资源等。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估,比如可以评估土地的肥力、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策略。

2.1.4空间分析与模拟

遥感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通过将不同层次的数据层叠加在一起可以进行土地可达性分析、土地容量评估、环境敏感性分析等,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土地利用潜力和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方案。

2.2全球定位系统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包括地理位置采集与定位、空间数据收集与整合、土地调查与测量、工程施工和监督、以及土地管理与监测等,这些策略能够提供准确的空间数据和位置信息,为土地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规划的效率和准确性[3]。全球定位系统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要点,如图2所示。

2.png

图2  全球定位系统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要点

2.2.1地理位置采集与定位

GPS可以精确采集不同地点的地理坐标信息,通过在规划区域内进行GPS测量可以准确获取土地边界、地物分布等地理要素的准确坐标位置,这些定位数据为土地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确保规划的精度和可行性。

2.2.2 空间数据收集与整合

通过利用GPS设备,可以在实地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采集,将GPS定位记录与其他数据源如遥感图像、地形地貌数据等进行整合,可以建立精确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土地规划分析、土地资源评估、土地利用监测等方面,为规划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2.3土地调查与测量

GPS技术可以在实地对土地进行测量和调查,通过GPS仪器的定位功能可以测量土地边界、土地面积、地物高程等。需要注意的是借助这些数据可以对土地规划设计和土地分割等进行操作,确保规划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2.4工程施工和监督

在土地规划中,GPS技术可以用于工程施工和监督。通过将GPS设备应用于施工机械或车辆上,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中的位置、轨迹等信息,确保施工按照规划进行,此外还可以利用GPS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检,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

2.3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在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包括空间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地质地形分析、可视化展示和演示、空间数据管理与共享以及土地利用监测与评估等[4]。通过这些策略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功能,为土地规划管理提供科学支持和决策依据,提高规划的效率和准确性。

2.3.1空间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GIS可以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等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规划人员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和潜力。通过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图层叠加分析,可以识别土地利用冲突、优化土地布局,为土地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2.3.2地质地形分析

GIS可以集成地形数据、地质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可以进行地形剖面分析和地质风险评估,以便确定适宜的土地用途、避免地质灾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3.3可视化展示和演示

GIS可以将土地规划方案制作成空间可视化的地图和模型,直观呈现土地利用、道路网络、设施配套等信息,这样可以方便规划人员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规划方案,提供沟通和演示工具,促进合作和决策的达成。

2.3.4空间数据管理与共享

GIS可以用于土地信息的数据库管理和共享,通过建立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可以集中管理和更新土地数据,提供便捷的查询和检索功能,同时将土地数据共享给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土地规划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3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应用水平的策略

3.1有序规划

要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应用水平,需要做好有序规划,更要明确土地规划管理的目标与需求,包括规划范围、规划要素、数据需求等,只有确保规划与实际需求相匹配,才能够为后续的数据采集和技术应用提供指导。同时进行必要的数据采集工作,包括遥感影像、地形地貌、土地属性等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时效性,并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以便后续的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5]。另外根据规划目标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平台,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同时合理配置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图像解译、空间分析等工作,以支持土地规划管理的各项任务。

3.2持续合理投入

要持续合理投入,才能够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应用水平,所以根据规划目标,确定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和人员培训等投入计划,并适时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根据长期规划,合理分配预算,包括技术设备的采购、软件的许可和维护费用、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成本以及培训和人员开支等,要注意在预算分配方面应考虑到技术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避免过度的浪费和冗余。另外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加强对培训和学习投资的重视,提高土地规划管理人员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并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参加专业会议和研讨会,及时更新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保持与技术发展的同步。还要建立绩效评估与效果监测机制,定期对技术投入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了解技术应用的效果和问题,及时调整投入策略,保持技术投入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3.3科学管理

首先,建立适应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权限,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操作规范。其次,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根据项目需求和技术发展需求,确定专业技术团队和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确保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此外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通过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的成果和效益进行评估,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和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另外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立项、计划制定、实施监控和成果验收等环节,还要加强风险识别与控制,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并及时应对和解决项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以此来提高管理质量。

4结语

目前在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开展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具有实质性意义,相关部门以及管理人员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妥善处理好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效果,以此来提高土地规划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毓,顾呈剑,周就猫等.内置RTK无人机航拍技术在土地整治项目测绘与辅助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7(03):87-94.

[2]王俊.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地下水,2022,44(04):130-131.

[3]王金媛.国土资源测绘过程中3S技术的运用分析[J].冶金管理,2022,(07):193-195.

[4]刘晗怡.探究3S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合理运用[J].四川建材,2022,48(03):209-211.

[5]李景鑫.评价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9(09):71-7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