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升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但是,教师过于注重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导致了学生不喜欢现在的体育课。游戏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推行游戏教学法,对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一直是教育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研究的热点课题。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科目的自身特点,师生之间的互动场所主要是在课外,因此,在进行课堂创新的过程中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教师要注意体育游戏的教学效果,并以此来不断调整教学规划。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心智不成熟以及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等原因,在课堂上容易出现焦躁、不耐烦等不良情绪。小学体育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对教学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举个例子,在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游戏虽好,但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对游戏的规则或者组织方法等进行一些相应的改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灵活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体育游戏运用于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适应教学改革的变化。在选择相应的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的教学目标,更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不要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外。通常情况下,小学1~3年级的学生还未形成独立的理解能力,热衷于模仿其他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体育教师在游戏设计环节就要尽可能地简化游戏规则,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并有序开展。小学4~6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显著增强,更加偏爱竞赛类游戏,能够通过赢取比赛胜利来获取家长、老师及同学的赞赏。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游戏需要的场地、设施、道具及参与人数等等。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才可以开始课堂游戏,教师要对游戏的规则、游戏结果的判定以及游戏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出充分的准备,从而在把握客观因素的前提下,切实落实教学安排,达成所规划的教学目标。
三、创设游戏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一)借助比赛的方式,实施情境体育游戏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为了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合理创设比赛情境。比赛情境的创设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方式,如果能够合理地应用,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进而获得良好的锻炼。
例如,在“立定跳远”这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进行动作示范,还有一些关键技术要领、注意事项等的讲解,并让学生自主练习。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往往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不过练习一会之后,积极性便会下降,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直接坐在一旁休息。针对此,教师便可以适时创设合适的比赛情境,先将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人数为3—6人,之后进行小组成员成绩的累加,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落败的小组则需要表演一个小节目,或唱歌、或跳舞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确保各个小组整体水平差不多,要不然的话将会影响到比赛公平性。通过这种比赛,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水平,而且还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与合作意识,促进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二)借助淘汰制度,落实情境体育游戏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游戏情境,能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关注,为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提供助力。不过在具体创设中,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把控好游戏的难度,不然将会使情境体育游戏的实施流于形式,甚至还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例如,在篮球“运球”这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创设游戏情境:在篮球场上画一个大圆圈,然后每次选派几名学生上场,学生依次运球,而其他学生则负责干扰,如果运球学生球脱手,那就代表失败,其他学生继续开展游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在保护自己球的同时干扰其他学生,所以,整体氛围十分紧张,学生注意力也能十分集中,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借助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到运球的关键,切实提升学生的运球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故事,落实情境体育游戏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都比较喜欢听故事,所以,小学体育教师便可以将其合理利用起来,促进情境体育游戏的有效落实,以便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助力。不过在故事选择中,教师应该避免说服力不足,这样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长跑”这一项目教学中,因为长跑比较枯燥,而且学生很难坚持。针对此,教师便可以给学生引入长跑明星王军霞的故事。通过真人真事,让学生信服,并使学生产生敬佩感,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长跑训练中,克服各种困难,形成坚强的意志。除此之外,小学体育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轮流说一个自己坚持的小故事,又或者是给自己制订一个坚持的小目标。如有的学生说自己现在坚持每天早起;有的学生说自己会坚持一周阅读一本书;有的学生说自己会坚持每周打篮球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激起学生对长跑的学习兴趣,这样便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进步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要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将游戏教学法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教学中采用趣味性强的游戏化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提高身体素质,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傅锐.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84-85.
[2]郭鸿志.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立定跳远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75-76.
[3]郭鸿志.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立定跳远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75-76.
[4]王媛,刘丹,何幸儒.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10):95-96.
[5]杨卫国.游戏教学法在现代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实施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3):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