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影响
张爱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爱波,. 个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影响[J]. 临床医学杂志,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7027.
摘要: 目的:研究个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 回顾性将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n=42)与研究组(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n=42),对两组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3个月,研究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常规组的19.05%(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有利于控制其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理想。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个体化护理模式;临床效果;并发症
DOI:10.12721/ccn.2021.157027
基金资助:

前言

高血压是老年群体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伴有头痛、胸闷、心悸、烦躁不安等症状,若血压长期控制不佳,极易造成心、脑、肾的损伤,引发心绞痛、脑卒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1]。高血压属于慢性病,患者极易产生悲观心理,而且难以自我调整生活方式,其恢复效果也因此不容乐观。所以,临床除了给予患者规范性治疗外,还应辅以合理的护理,以提高临床效果。以往的常规护理模式因缺乏针对性、全面性的措施,其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个体化护理模式不仅体现在治疗效果的辅助上,还针对患者心理、生活行为方面,在高血压护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本研究就其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将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42)与研究组(n=42)。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并且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排除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与依从性差的患者。常规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60~82岁,平均(75.13±5.36)岁。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60~80岁,平均(75.66±5.83)岁。两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即定时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患者进行口头宣教,叮嘱患者积极规避高血压危险因素。

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措施有:(1)制定降压计划:护士详细了解患者以往的生活习惯,帮助患者找出相关的危险因素,同时了解其既往用药情况,根据效果调整用药方案,随后结合患者的体重制定降压目标。(2)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正确面对疾病;取得家属的配合,让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与关怀,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3)饮食指导:护士找出患者饮食方面存在的危险因素后,结合其饮食爱好为其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采取低盐、低糖、低脂饮食,多食用利于保护心脏的食物如全谷物、杂粮、薯类等。(4)运动指导:护士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量以及身体耐受力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运动量与运动时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5)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护士可每周通过微信或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1次,主要了解患者降压计划执行情况,并针对患者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1.3观察指标

于护理后3个月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统计两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心律失常、心绞痛、脑卒中)发生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血压水平

研究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的血压水平(x̄±s,mmHg)

1.png

2.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常规组共有8例发生并发症,其中4例心律失常、3例心绞痛、1例脑卒中,发生率为19.05%;研究组共有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心律失常、心绞痛各1例,发生率为4.7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明显更低(X2=4.09,P<0.05)。

3.讨论

本研究中,两组护理后3个月,研究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常规组,其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常规组(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其血压控制效果,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个体化护理模式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护理需求为其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具有针对性、全面性的特点[3]。本次老年高血压患者个体化护理模式中,首先,通过制定合理的降压计划,能够让患者了解自己的降压目标,并持之以恒,有利于提高其降压效果,使血压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这对于血压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饮食指导与运动指导是改变患者生活方式的重要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尽可能地避免可导致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进行出院随访,可以实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以及降压计划的执行情况,以确保计划的有效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有利于控制其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林雁萍,何晓红,林妮静,等.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后对其并发症和血压水平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8):81-83.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11):1041-1048.

[3]周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6):249-25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