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域的初中生物单元教学
赵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敏,.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的初中生物单元教学[J].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7107.
摘要: 对初中生物进行单元教学,不仅满足了目前的素质教育要求,而且也为推进初中生物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因此,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对初中生物单元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促进学生们充分理解生物课本中单元与单元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单元教学;教学优化
DOI:10.12721/ccn.2022.157107
基金资助:

前言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初中生物教材也在不断的做出调整。教材的改变,要求老师从知识零散式的教学转变为整体式的教学模式,学科内容与知识的联系,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完整性。教师要对学科教学的总体结构进行统筹、重组和优化,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建构重要的概念,全面把握生物学科的内容,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生物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单元教学释义

(一)需要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改革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并期望学生持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生物学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所以,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初中生物要高效地进行单元教学,并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化,以指导学生全面地剖析生物知识,进而让学生们了解生物单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让生物教学发挥出更好的育人功能。

(二)要点

首先要注意生物单元教学的综合性,也就是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单元教学,使学生能够对整个单元的生物知识有一个较完整的理解。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即通过运用单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对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自主的剖析,促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不断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单元教学策略

(一)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单元主题

在初中生物课上,首先要根据课本的内容来决定单元的主体,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然后才能对学生进行知识填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整个生物学习的整体性,从而达到对本单元中其它零散知识的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比如,在《生物圈中的人》这个单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将人体理解为一台结构复杂的机器,它的运作是由物质和能量构成的,围绕着人体是怎么得到物质和能量这一话题,自然地就会进入到人体的各个系统的学习中,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通过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整个生物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学生的主体位置

为了让生物课堂更轻松,更自由,更有效地发挥生物学科的作用,老师就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在初中的生物学教学中,老师应让学生先对课本内容进行阅读,然后再去设定教材主题。其次,老师要按照学生设定的主题来进行授课,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不断地对自己所设的主题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老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知识,使其综合素质提高。比如,在教学《生物圈中的人》的时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们按课程的内容来安排讲课的顺序,然后老师再按照学生排出来的讲课顺序对他们进行教学,让学生按照教学内容调整讲课顺序。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单元主题内容的整理

在初中生物学的课堂上,运用单元教学法进行生物学科的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老师在讲授生物知识时,应事先对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由整体到零散,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掌握整个学习的全过程,并能够独立地理解某些知识点。老师按照单元主题内容进行整理时,要有逻辑性,使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地在课堂上掌握生物的相关知识。这种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达到教育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前提,更加有效地改善了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课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生物的起源与进化进行整理,然后再对生物的种类进行划分,最后按照所学生物的多样性来进行保护。这种由全局到局部的逻辑思维,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在初中阶段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究生物的相关知识,充分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的生物素养。例如,在进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教学活动时,老师就可以提出一个话题,比如“生物变异究竟是利还是弊”,并以此话题开展辩论会,要求学生们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辩论,以理解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知识。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生物活跃起来,从而使其积极参与到生物的学习之中,有效地夯实了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让学生爱上生物,真正地提升了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立足课程单元,落实核心素养

长久以来,教师的授课方式都是将知识点、技能、主题等划分为不同的单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式的学习,这样的设计会使知识太过分散,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在一个点上进行学习,而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因此,效率并不高。只有从单元层面上进行综合教学,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单元化”是以学生的核心能力为暗线,以明确的单元主题为明线,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例如,七年级第三单元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单元讲述的是“生物圈中的人”,与课标的内容相符,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其实,第四单元的内容是第三单元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并对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例如,在生物系统中,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为植物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同时,动物和人类可以从食物上获得能量和物质。因此,在教学第四单元时,老师可以将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进行详细的讲解。在学习第三单元的时候,可以引入第四单元的内容,将第二单元作为理论,第三单元作为例子,让学生们更加清晰的了解环境和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结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下,初中生物应该完全脱离过去的“零散”式的教育方式,主动地由“知识型”向“素养型”转变。而初中生物学单元教学则是对师生的教学质量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极大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演示,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是时代对于生物教育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香玲.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39):32.

[2]张秀.单元整合理念融入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以“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元教学设计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3(3):60-62.

[3]覃帮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1):132.

[4]郑淑平.初中生物学课堂有效教学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1(14):131-134.

[5]兰旭娥.深度学习下的初中生物单元主题设计策略——以“多彩的动物世界”为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04):114-115.

[6]王松光.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学科教学深度学习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75):25-2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