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曹文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曹文允,. 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 中国体育科学,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8004.
摘要: 小学体育课程是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过去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性格特点,教学手段单一死板,学生参与部分少,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性没有得到发挥,使得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积极性与参与感不强。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体育教师应当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组织多元化、趣味化、自主化的体育课堂活动,纳入体育社团、兴趣小组、体育游戏、运动竞技等多种形式,打造特色化的小学体育课堂。
关键词: 小学体育;游戏活动;创新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8004
基金资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仅要求专业知识能力过硬,对各方面综合素质也作出了许多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应该早早开始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一、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当前时事热点,设计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

小学生本就对世界充满好奇,教师可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当前时事热点,创新体育教学情景引入方式,设计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学校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需要,有必要地配合教师配备相关教学资源,使学校的体育素质教育展现出焕然一新的样貌。例如,教师在教授广播体操这一内容时,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课程开始时便向学生介绍广播体操比赛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广播体操动作时采用游戏化的形式,将学生随机分为两个小组进行PK,从动作的标准性、美观性、整齐性等多个维度对两个小组的广播体操表演过程进行评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评判打分与教师打分共同作为最终的评判结果。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学生改正。在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提高,上课时的专注程度高度上涨,对学习过程具有极高的印象体验。

二、通过师生游戏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体育课上的趣味可以在师生游戏比赛中体现出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较量对学生来说,是生活中一种少有的趣味。因为师生之间大多都会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大部分学生对教师都是一种敬畏的心态,很少有学生会大胆地去直面挑战教师,而在体育课上,教师向学生发起师生游戏的比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性格,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师生游戏比赛的方式,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胜算最大化,才能给予他们最大的挑战信心,例如拔河比赛,教师首轮可以1对多(数量由学生自己决定)的形式发起挑战,当他们认为教师不一定会赢的时候,他们就会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最后,无论结果是什么,赢的一方都是学生,因为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挑战教师、挑战自己的机会,并且他们还能够得到自我成长。在这一简单的拔河游戏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身心愉悦放松,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而且还能够体验到师生之间挑战的乐趣,激发他们内心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三、开展分组游戏活动

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需要体验到课堂的乐趣,体验才能助长学生的心智。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课堂的乐趣,教师可以开展分组游戏活动,由于班级整体的人数数量较多,所以,教师需要为他们进行分组并共同参与完成。如果分成2个组,则是1对1进行,如果分成4个组则是2对2进行,或者1对1轮流制进行,而所选择的游戏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所需或者学习成长所需进行设计,也可以让学生设计游戏规则,教师则成为游戏的参与者,这对于学生体育课堂的乐趣体验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适合于不善于参与游戏的教师。这是一种比较开放式的游戏活动教学形式,教师运用游戏建立学生与体育课堂之间的联系,让他们不仅可以体验到课堂的乐趣,还可以认识到体育课堂的综合性意义。学生在课堂上更乐于将生活中的游戏项目加入到体育课堂之中,使课堂的活动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教师也可以将生活游戏项目与体育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拓展体育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四、注重采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小学体育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采用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规范体育动作、掌握体育本领。数字时代的小学生从出生开始就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数量十分庞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仍然按照以往的体育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必须与时俱进。小学体育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小学生现有信息水平的基础上,结合体育教学内容,推进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

五、植入多样运动项目,加强学生兴趣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并不是说要将体育教学内容与课堂活动完全脱离,而是在确保体育课程教学进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优化、改革。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之上增添一些深受小学生欢迎的体育锻炼项目、运动项目,拓展小学体育课的深度、广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举例说明,体育教师应当根据所教授班级学生的年龄、身体特征、体能、心理特点来添加运动项目。低学段小学生可以在体育课上跟随教师学习一些体操、武术、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培养他们对于体育课的兴趣。而中高学段的小学生则可以进行羽毛球、篮球、排球、网球、轮滑、武术、滑冰、游泳等运动项目,加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体育教师则要做好监督、把关、指导工作,关注体能体质较弱的学生,实行具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促进每一位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深入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小学体育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升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才能使小学体育课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教学模式更具创新、教学领域不断拓展。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体育教学能力,正视小学体育教学,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手段,帮助基础教育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正确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托勒恒·卡布提.关于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0(40).

[2]徐磊.多媒体运用与小学体育教学的整合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