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不仅仅是听、说能力的运用,还涉及学生的语言构建以及综合思维发散情况,良好的口语交际技能是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培育的重要标志,所以改良和优化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教师应当充分明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意义,关注学生在口语交际发展中的心理和兴趣需求,根据语文课程的授课目标以及流程,把富有新意的口语交际活动无缝整合到语文教学体系中,力求培育学生乐观向上的交际态度、强化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素质,下面我们就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展开策略研究。
一、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主动性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育目标,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迟迟得不到有效发展,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这样的教学环境不仅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性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待人态度。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性交际训练仍然是十分匮乏的。大部分教师是将口语交际课堂当作文课,没有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相关训练。因此,在语文口语交际的课程中,学生的交际训练只是停留在表面,无法有效发挥出口语交际的实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也就导致课堂教学没有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教学内容
大部分教师在开展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以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没有将学生的口语训练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导致实际的口语交际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使教师对教学内容不理解,更会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在各种语言活动中渗透语言教学
语言作为日常交际中要用到的表达方式,只有在不断的训练中,才能提升口语交际应用水平。为此,教师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时,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按照课文内容进行知识层面的教学,还应该在教学活动和游戏中,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规范和提高。这样一来,孩子在生活和玩乐中掌握了生活化的口语语言,提升了孩子的口语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和逻辑性,让孩子在不断地无意识的口语交际练习中,促进语言系统的高级化和生活化。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口语交际游戏活动,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像“你画我猜”这种小游戏,将学生分组,根据教师给出的绘画题目,其中一个学生进行绘画并描述物体关键点,让另一个孩子进行猜测,提升孩子的语言互动和理解表达能力。这种小游戏,提升了孩子的口语教学参与度,促进了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实现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多样化。不仅让语言教学课堂充满活力,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和参与感,使学生口语交际教学得以高效地开展下去。
(二)家校沟通,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
文明和谐的口语交际教学环境不仅局限在校园里,还能够延伸到家庭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环境的和谐稳定和文明,是学生口语交际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不仅要注重文明用语的使用,还要在方言和普通话使用之间实现灵活的转变,学生普通话学习很重要,但是方言学习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结构,发展多种口语应用能力。而农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学生,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大多是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口语交际环境比较恶劣,存在很多口语交际不文明的现象。所以需要教师拾起父母的口语交际教育责任,多关心留守学生的家庭生活,更多地开展家访和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及时地纠正和改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良好的家校口语交际环境的塑造,促进农村留守孩子口语交际水平的优化提升。
(三)将口语交际教学与游戏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游戏和教学活动连接起来,让学生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就学会了,并且能把课堂的内容生动地应用到生活中去。要知道,小学生年纪较小,注意力很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分散。传统的教学模式仅关注于教师的教学内容输出,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学习。在课堂上运用游戏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教师要通过游戏来进行课堂口语交际教学,将所要传授的口语交际知识以多种生动的形式呈现,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好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意识。
比如,在“春天”的口语交际场景中,为了让孩子们认识各类春天的动植物,例如:燕子、花、柳树、春雨等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相关口语表达训练,老师可以组织他们观看不同春天景象的动画,然后根据不同的视频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首先教师可以找来硬纸箱给孩子们做装饰,并辅助孩子们一起制作燕子、柳树、花等造型。之后,孩子们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想好相关台词和剧情,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提升其口语交际能力。运用游戏,营造积极、热烈的课堂气氛,唤起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口语交际沟通能力。
(四)构建合作化口语交际教学模式
在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具体构建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合作化的口语交际教学方案,分别通过师生合作及生生合作等多种互动模式,充分体现合作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点,帮助学生在积极互动和沟通过程中完成口语交际学习目标,掌握语文重点学习内容。
例如,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教学设计过程中,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自我介绍的口语表达方式,从而提升学生自我认识水平,强化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积极表达意识。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强化口语交际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借助合作化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完善整体教案内容和设计方向。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为小组,引导学生以互相沟通的方法将自身的特点与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感受其他同学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逻辑思维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能力。
结语: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孩子语言能力发展迅速。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利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过程。同时要注重学生良好语言环境的塑造,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学习和参与积极性,克服农村学生口语交际难关,共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珊.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措施[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22(9).
[2] 韦连兴. 谈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4):284.
[3] 张秀. 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20.
[4] 王丽霞.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J]. 2020.
[5] 任小银. 论依托网络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0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