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孙加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加军,. 新时期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究[J]. 中国体育科学,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8009.
摘要: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方法、内容都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体现高中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高中生的体育基本状况。然而,当前高中体育中,学生参与率低、教育过程简单的形式问题依然存在,并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让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对高中体育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现状;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8009
基金资助:

前言

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五育教育之一。在教育中,我们首先需要培养健康的人和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中体育课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整体质量,也影响到新一代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体育锻炼不足,身体素质差

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三阶段,由于学生面临很大的升学压力,学生大多专注于主要课程的学习过程,不能正确理解体育课程,体育课堂参与度低。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学生都花了太多时间在学习上,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严重不足,因此身体素质也相对较差,经常因病请假人数增多,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来说是很不利的。

2.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设施不完备

尽管新课改不断深入,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也在进行改革。但是,对于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来说,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关注高考的结果,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学校对于体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也不充分,造成学生体育器材使用不足。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来说,能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体育项目比赛也开展得不充分,不利于学生发展,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改进措施。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

1.对学生身体素质有一定程度的加强

高中学生面临着各门学科繁重的学习任务,同时也面临着高考和升学的压力,这将使许多学生承受巨大的压力。日常生活中也有大量的压力,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会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造成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有人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才能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和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身体坚实,形成强健学习的基础。

2.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素质人才

身体功能和智力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关关系,即身体各方面能力越强,智力水平就越高。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更有利于发掘学生潜在的智力因素,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使其能应用于身体、心理、智力等活动中,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高中体育教学

1.以兴趣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爱上体育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提高其学习效果。但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传统,重体育训练,使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下降。为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构建活生生的体育课堂,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趣味课堂,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从而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效果。学校也可以多开展各种体育项目的活动和比赛,增强学生体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健全师资队伍,提高体育教育质量

由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思维方式比较落后,很多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缺乏系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教学效果难以发挥。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不符合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这不但不能满足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需要,更不能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体育课程改革而言,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的高中内部改革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在选拔人才时,必须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高质量的职业素养。选派这类人才,能进一步提高体育项目改革队伍的专业素质,保证体育项目的有效开展。

3.对学生进行终身锻炼意识的熏陶与培养

把体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拥有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积极的心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活动必须树立德育与体育相结合的理念,结合具体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体育精神,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对锻炼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促使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理念,间接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把运动的理念渗透到学生生活中,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理念和方法也不断创新。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和心理负担,真正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所以,在正确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波动。如发现学生有异常行为,可与学生私下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指导学生树立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鼓励学生回归正常的身心发展状态。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自身的优缺点,学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忧郁、焦虑的学生可通过体育来舒缓身心,真正发挥体育的功能与价值,实现高中体育的高效教学。

5.对体育教学形成正确态度

高中体育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下,要求全体教师和学生正确地看待体育,充分认识其在学生身心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合理的体育时间。第一,各文化课教师要让学生有时间学体育,不要占用体育课的时间。在体育课上,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以促进身心发展。

其次,体育教师要深入分析学科特点,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技能,把握体育精神,通过体育锻炼,适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此,教师在创新体育教学观念和方法时,应确保课程的趣味性、开放性和有效性,如以近期的奥运为例,向学生讲述体育明星的艰难成长,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精神的伟大,鼓励学生学习体育明星身上蕴含的体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

6.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对高中生来说,新鲜感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潜在动机,能保持学生参与体育教育的热情。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厌倦感,丰富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情感体验。为此,高中体育教师应结合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将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它有助于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改变体育教学的现状,为体育教育营造一种积极、热情的氛围。

如讲解“体操”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向学生讲解体操的发展历史,展示规范的体操动作,再挑选出对体操动作有较好演绎能力的学生,让他们自己带领,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以此为基础,教师可组织各组的体操表演比赛,并通过课堂竞赛检查学生体操动作的规范、优美程度等。

结语

在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营造体育课堂实效与趣味性,充分凸显体育的教育功能与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郎锐剑.基于新课改理念的高中体育教学[0].当代家庭教育,2020(13):101-102.

[2] 王迎.新课改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对策分析[U]-尚舞,2019(06):102-103.

[3]孙超.基于新课改理念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究[0]-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5):3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