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社会的进步,教育观念的改变,幼儿的生命教育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生命教育唤醒了人们对于生命的反思。幼儿期是人生的关键期,从小进行生命教育,有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幼儿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会有深远的影响,可见,在幼儿园进行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一、生命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生命教育不仅是提升幼儿对生命的认知,同时还包含对幼儿的死亡教育,然而由于人类在潜意识中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死亡一直处于一种回避的状态,认为提及死亡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进而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对死亡的态度都是回避,绝口不提。在此背景下,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收到关于死亡的信息,家长更不会主动为幼儿去讲述关于死亡的含义,进而幼儿只能根据自己的认知,独自去收集周边一些关于死亡的信息,逐渐去理解到底什么才是死亡,该种方式不仅无法让幼儿明确死亡的真正含义,同时还会对幼儿造成一定的心理暗示或误导,进而影响幼儿对生命的敏感度。与此同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学习任务日益繁重,每天向陀螺一样在特长班、补习班中飞速旋转,逐渐将幼儿培养成“不识五谷”的“学霸”,除了学习对其他外界事物一无所知,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交往技能都成为困难与障碍摆在学生面前,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根本无从谈起。
二、生命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一)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如果说幼儿园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启蒙地,那么幼儿园教师就是幼儿的引导者,不仅要为孩子进行教学,也要照顾他们一天的衣食住行。在家里,家长是这个孩子的父母,而在幼儿园,教师就成了这么多孩子的父母,可想而知教师的作用。幼儿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方式的提升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生命教育的宗旨就是帮助幼儿对人生和现实进行创造。幼儿就像一张白纸,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当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教师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启发式教学
在每节课上课时,老师可以通过自身的示范活动来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英雄、先进人物,国家模范的动画片,并发挥榜样所能带来的积极作用,创造更多能让学生参与进来,并且能够学习、体验的机会,也让他们在这种实践活动中身临其境,充分学习到榜样的优点,并在这种活动中形成一个情感和态度的初步认知,从而逐步发展成为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完整性。
(三)通过实践进行教学
书本上的知识很是枯燥,幼儿的思维方式也不一定能够看懂书上的语言,所以通过老师进行实践教学达到让幼儿明白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意义。教师可以从和孩子的交流入手,可以在公共场合让幼儿表达自己的心情,或者每个同学都介绍一下自己,让孩子掌握说话时的语言,通过实践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让孩子掌握说话时的尺度及风格等,也注重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锻炼幼儿临场发挥的能力,并加强了对脑力和思维的活跃能力。
(四)借助种植实践活动,感知生命的含义
生命是大自然的馈赠,自然界中的一花一木无一不诠释着生命的含义,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想要真正发挥生命教育的意义,幼儿教师应当将生命教育充分融入幼儿日常学习生活当中,积极为幼儿开展种植、养殖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对动植物的深度了解去感知生命的存在,充分感受自然界中万物生灵共生共存的生命意义,培养幼儿对自然的感恩、对生命的珍爱之情,进而实现对生命意义的感知。
例如:以“一颗想长大的种子”幼儿生命教育活动为例,该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亲身体感,感受种子发芽、成长的过程,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感受生命的存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为幼儿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与种植工具,并提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然后在活动中,教师首先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漂亮的植物,然后进行课前引导:“小朋友们,你们说一说植物有生命吗?”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回答问题。教师:“老师告诉小朋友们,虽然植物不会像我们或者其他小动物一样随意跑跳玩耍,但是它也是有生命的,因为它也跟我们人类的生长过程一样,会从小变大、变老,最后枯萎,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现在老师这里有好多种子宝宝,他们也想长大,小朋友们愿意帮助它吗?”幼儿答:“愿意。”然后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不同的植物种子,然后自由选择一个透明容器。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将种子种在土里,并在种植过程中,为幼儿讲述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种植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所种植的植物写上名字放置在幼儿园的植物区角中,然后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展示不同种子生长过程视频,让幼儿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生命的生长过程,同时对自己种子生长抱有期待,为其后续的观察活动做好铺垫。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砖缝的小草、岩石峭壁上的小树等,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生命力的强大,进而深化生命教育的意义。最后,每天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所种植的植物进行浇水、观察,让种子在幼儿亲力亲为的呵护下,与幼儿一同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切实提升幼儿生命教育质效,幼儿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及特点,为幼儿创设多元化生命教育活动,让幼儿能够从多个感知角度对生命进行深度理解,培养幼儿在日后的成长生活中,能够正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嘉悦.关于借助绘本有效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4)
[2]李印臣,刘亚平.新时代小学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