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以“二次函数”为例
王道勇 张四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道勇 张四毛,.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以“二次函数”为例[J].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23.1. DOI:10.12721/ccn.2023.157009.
摘要:
高一新生进入学校后,对数学的学习都会有一定的不适应,许多人会感觉到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退步。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好初中和高中之间的知识衔接工作。初高中的课本中有很多知识内容是相互脱节的,而这些知识内容中有一些关键的教学要点。强化这些关键教学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知识,更快地掌握技能,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二次函数
DOI:10.12721/ccn.2023.157009
基金资助: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要面对许多的改变,在这种改变的影响下,高一的学生都会觉得高中数学比较枯燥、抽象。部分高一的学生在做数学功课时经常会感到手足无措,不少学生已经进入了“困难期”,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明显降低,他们的精神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的学生甚至会对自己的数学失去信心。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就是初、高中之间的数学衔接问题。

一、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知识层面

在中学数学中,二次函数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形结合的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同时它也是一门初高中衔接的函数,在中学数学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作为一个桥梁,是连接初中和高中数学典型的纽带。近几年,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从难度到知识容量,都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初中的知识点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初中阶段,对二次函数的教学重点是要根据具体的表达式作图、确定函数解析式、理解函数的基本性质。然而,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受到了制约,他们并不能从本质上理解二次函数。

(二)思想水平

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在中学阶段,学生们的学习重点是对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学习,是对二次函数问题的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具体的图形来进行的;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重点是从逻辑的抽象性向复合性的抽象发展。初中教育向高中教育的转变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可以从更深的层面,从更广阔的视角,用更严密的逻辑和更灵活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面

在高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以二次函数的图像为起点,对其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增减性、最值及其图像的平移变化进行研究,并运用二次函数图像求解方程与方程组,再到利用图像求解析式并解决实际问题。用它来求解有关问题,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在高中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利用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来解决数学综合题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四)大数据方面

有效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情境的分析更为精确。在传统教学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学情分析,大多是从传统的书面作业、阶段练习和问卷调查得到的。利用大数据分析,将学生的校本作业、课堂练习反馈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确的掌握,从而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有更多的认识,从而找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进一步验证二次函数在初高中衔接过程中的重要教育点的影响。

二、初中与高中数学教材、教法和学法的衔接

(一)重视新老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加强知识之间的衔接

心理学研究显示:“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让新知识与相关的旧知识进行互动,这样,旧知识才能被改造,新知识才能获得有现实意义的东西。”所以,在教授新知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首先要对它们进行回顾,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对照,并将新旧的差异与不同之处进行区分,讲清楚知识的原理,进而揭示出新知的本质”。在关于二次函数的知识和习题方面,初中与高中数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根本的不同(扩展与深化,等等)。例如,在初中阶段,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R,并且其系数通常是不包含参数的。高中的二次函数一般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而且它的系数大多是参数,而高中的三种“二次”(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则是与二次曲线关系密切,与单调性、奇偶性、绝对值关系密切。它们之间的差异,使二次函数的内容更加丰富,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所以,如何把二次函数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联系起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就需要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清楚地认识到初中与高中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要积极地将学生已经有的数学学习经验充分地运用起来,并恰当地扩展和提高二次函数。

(二)重视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授课形式通常是以授课形式进行的,而且,学生的学习速度也很快。对于初上高一的新生而言,“高密度”、“高强度”的授课模式,在短时间内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上,要注意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应用,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高中教师在讲授二次函数相关内容时,应与初中教学内容相结合,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适当整合教学内容,在保持教学的直观性与探究性的同时,应适当增加相应的论证,提高高中二次函数教学的理论性与系统性,深度挖掘其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完善和拓宽高一学生对相应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课程标准”对学生进行了重点和倡导,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此来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进行培养。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初中与高中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学习方法的总结,并将学生引导成一个在求知过程中的探索者与发现者,从而更深入地进行探究式学习。

在高中,将二次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等与二次函数的联系,使二次函数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使其理论层次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掌握好之外,还需要在学生自我探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二次函数展开一定的归纳和扩展,它可以是对二次函数知识的探究和总结,也可以是对二次函数学习方法的总结,等等。

(四)学法衔接

初中生与高中生在思维特征、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高一开始的时候,如何引导高一学生从初中的经验型逻辑思维,慢慢地向高中的抽象型逻辑思维转变,并让他们慢慢地对高中的数学学习有一个很好的适应。

预习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老师给他们布置了预习,他们要么不去做,要么就是对课本一目了然。随着高中生的学习量的增加,学习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在课堂上进行预习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要在高中一年级的教学中,指导他们学习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和学习习惯,并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在要求学生预习二次函数的时候,中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函数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之后再对二次函数的相应内容进行预习。在此之前,老师可以将预习提纲列出来(可以是预习任务或预习指导),这样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预习,并指导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和质疑。此外,教师还应当设计一些检测题,用来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测,这些检测题应当紧扣预习内容,对重点与关键内容进行全面的覆盖,形式要丰富,难度要适度(要比课后的习题略简单),题量要适度。还可以通过检查阅读痕迹(例如在教材相应内容上划出重点、难点、写出自己的预习心得或疑问等)、课堂提问等方式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和疑问给予适当的答复,等等。对于其它的新知识,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来进行预习,对他们的预习进行引导,并适时地对他们的预习进行检验。当学生们渐渐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意义,并且掌握了一些预习的技巧之后,他们就会自动地进行预习。

三、结语

就二次函数来说,初中和高中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思维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当然,也存在着重要的联系)。中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学习方法的理解,以提高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岩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区别与衔接方法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45-47.

[2] 于海云.二次函数在初高中教学中的渐进性问题[J].新课程学习(上),2014:88-8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