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掌握好的汉字认识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而且可以使他们的语言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汉字的教学要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当前阶段教师的汉字教学还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些难点为了行之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巩固和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水平,从而达到最优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汉字教学难点
(一)教师对课标认识不清,忽略教学重点
汉字的识字写字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教育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课标对于小学语文每一个学段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忽略了对于课标的研读与学习,轻视学习支架对于学生汉字学习的辅助作用。教师仅仅在学生的低年级阶段重视汉字的读写教学,纠正学生的拿笔姿势与笔画笔顺。随着学生逐渐步入中高年级,教师开始忽视对学生汉字发音与书写的纠正。教师从教学的重心逐渐转移到语篇的理解上,忽略了汉字的学习是其它科目的根本,这就使得学生在其它科目中因为不认识汉字而不能正确地阅读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产生很大的失分率。
(二)教师教学手段传统,忽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大多数小学教师只把汉字作为一种辅助语言,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汉字的教学中,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在他们看来,汉字就是一种工具,学生只要能读懂文字,就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教师采用完全强制的手法强迫学生对汉字进行背诵、记忆。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成长期,他们喜欢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轻松地学习,而不是一直被老师进行知识的灌输。汉字教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它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并从心底里排斥汉字。一些教师在下课后做很多功课,仅仅是为了记住汉字,让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二、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创新教学手法,培养汉字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为年龄尚小,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所以,汉字的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传统“灌输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老师把汉字知识一股脑地教给学生,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就必须在汉字教学中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教学法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发音、构成与书写,让学生体会汉字的神奇。同时,教师可以每个月拿出一节课的时间举办班级的写字比赛与汉字知识大赛。写字比赛可以用于低年级的学生,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进行规范、整洁的汉字书写与流利的汉字朗读。汉字知识大赛可以用于高年级的学生,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汉字历史的了解以及在语篇中的汉字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对比赛获奖学生给予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以赛促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汉字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汉字学习效率。
(二)寓教于乐,借助多媒体设备教学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上的时间较少,仅靠教科书无法提高汉字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可以从小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提高课堂对他的吸引力,使他喜欢汉字。在认识拼音阶段,很多学生对复韵母记不清、读不准,因此除了老师不断对学生重复教学之外,利用多媒体做识读拼音游戏,利用动画视频等形式来提高拼音教学的趣味性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汉字的书写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将汉字笔画、笔顺的讲解化静为动,演示一个具体汉字的书写过程,既提高了汉字书写的趣味性,也减轻了老师在讲笔顺等问题上的错误。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讲解汉字之意,比如展示“马”“鼠”等文字的演变过程。另外,在课堂上,为小学生播放相关的汉字动画故事,比如,“仓颉造字”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汉字起源的历史;播放汉字演变过程的相关故事,让学生明白汉字的演变过程;拿汉字与日文、韩文等亚洲国家的文字相对比,讲述汉字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拓展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汉字的学习是学习语言的根本,初中生是汉字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可以迅速掌握和记住汉字,但是也会有一些错误,老师要及时改正,以免形成定型,造成以后的学习难度。现在的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会读不会写、不能规范写的情况。所以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汉字笔画、笔顺与拼音的教授作为重点,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汉字的字形在不断地变化过程中已经逐渐丧失了大部分的表意功能,这就给学生全面地了解字形字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识字任务较轻,所接触的汉字字形较为简单,教师在进行汉字教学时可以将字形的演变过程适当融入进教学实践中,通过字形与字义相结合,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便利;同时也会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调动起学生学习与认识汉字的兴趣。比如在一年级开始学习“日”“月”“水”“火”这些字形字义比较简单直白的汉字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课本上的原始字形让学生发挥联想能力,让学生对汉字所表述的含义进行猜测,再与之形状相近的汉字进行匹配。之后教师讲解汉字意思验证学生的猜想,然后展示汉字和本意事物,让学生观察汉字与其本来含义形象之间的联系与差别。通过把三张图组合在一起,让同学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字的发展,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语言解释,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结束语
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中华人民对汉字的认识与书写都是他们学习自己的语言的根本。汉字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母语的关键。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探求科学的汉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有效应对当今网络信息社会和多元文化背景下汉字教学受到的冲击,使小学生尽可能准确理解并自如运用汉字,极大地提高他们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同时,通过优质的汉字教学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小学生逐渐认同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向心力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张汉辉.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现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0):67-68.
[2]李博.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路径优化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7):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