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数学核心素养处于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教师常常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这样不仅阻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还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通过课堂创新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开创探究式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是一种渐进式的思维方式,也是学生创造力形成的基础。因此,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是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前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既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还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以此帮助他们构建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以“等比数列”为例,为了使学生在等差数列认识的基础上掌握等比数列的知识,教师首先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原有认知列出细胞分裂的数列,这样便能够使他们对等比数列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启发学生按照等差数列的概念,类比推理出等比数列的概念,这一归纳总结的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思考、分析、构建起来的,便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等比数列的特征,也使他们感受到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的联系。可见,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能够彰显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积极转化,以此提高了每个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在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数据分析能力是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应当注重自主探究课堂构建,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调整课堂教学思路,引入相应的课堂问题,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开展深入思考和交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例如,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率和频率的关系,引入相应的随机事件,引导学生开展思考活动。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并且分给每个小组一枚硬币,让每个小组学生投掷五次硬币,对随机事件的概率进行猜测。硬币为正面则是发生的概率,反面则是不发生的概率。在每个小组投掷完成之后,对硬币正面和反面次数进行统计、记录。在统计完成之后,引出频率和概率的概念,结合学生的投币体验,说一说对概率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对每个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说一说其中的规律,加深对概率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加强数形结合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对于立体几何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直观想象能力。若教师将某一几何体的特征直接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则易造成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难以得到发展,提升直观想象能力自然无从谈起。而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加强语言、形象之间的连接。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完成“数”与“形”两个方面的灵活转化,并建立代数与几何之间的关系,以此发展直观想象能力。例如:在“向量的数量积”教学活动中,由于数学符号、语言较为抽象,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对此,教师可以加强数形结合的应用,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向量的数量积过程以动态化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能够将代数式的抽象特征与直观图形变得较为密切,使他们灵活解决向量积问题,还能够使他们对数量积几何意义的理解变得更加透彻、更加清晰。可见,将代数与几何建立密切联系,能够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几何感知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度认识,进而发展他们的数学直观想象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设置弹性化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教材实际上就是数学知识的载体。然而教材也不是完美的,因此教师就需要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以教材内容为依据,遵循新教学理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掌握他们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以此在注重其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下,为其今后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比如,在教学“三角函数”时,由于学生能力的不同,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划分。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理解函数概念、性质定理、单调性和值域等知识,并且教授他们记忆口诀;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理解了函数概念、性质定理、单调性和值域等知识后,对公式进行熟练应用;而优等生因为各方面能力水平比较强,教师就可以要求其在对函数概念、性质定理、单调性和值域等知识进行掌握后,尝试着在生活中挖掘函数知识,并利用函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
三、结语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而高中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还是教师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从新高考背景分析,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丰富课堂活动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借助学生总结和反思,借助数学解题教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奚碧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33):84-86.
[2]范秀雄.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研究[J].才智,2020(20):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