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胡美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胡美兰,. 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数学教学与研究,2021.9. DOI:10.12721/ccn.2021.157088.
摘要:
社会在日益发展,教育要不断改革,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及时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阶段。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数学是基础也是重点学科,小学数学课堂逐渐成为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挖掘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策略,积极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立德树人小学数学教育渗透
DOI:10.12721/ccn.2021.157088
基金资助: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 版)》明确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 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素质教育提出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在小学阶段,数学是学生的必修课,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不仅要养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要探究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在“立德树人”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小学数学课程是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小学数学大部分内容基于生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抽象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生活与科学是紧密联系的。 数学作为基础科学,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德育内容,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健康三观的关键时期,合理加入德育引导,对于学生情感及价值观都有积极作用。 数学学科与品德、语文等学科同样具有德育功能,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数学具有说理性,容易让人信服。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每一步计算都必须要有依据,不能有半点虚假,经得起验证。 数学在授课过程中会“以理服人”,通过不断教学的深入学生也会学会做事要有逻辑性,相信科学、坚持真理,这些品质必将在育人方面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策略

(一)采用基本的数学方式使学生具有数学思想

在针对学生的德育教学中,采用数学方式是主要的途径。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转换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考虑问题,学生不能只是从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转换方式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工作以及学习。在数学学习中也有其他的方法,例如,举一反三、迁移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形成数学的总体思想,并结合数学知识构建完善的整体,使学生在全面的框架下全方位地了解知识。例如,教师在对“解方程”有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学生认为 x 是比较抽象的,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天平来解题,帮助学生掌握转化思想,将天平两边作为一个等式,通过等式的性质将方程正确求解,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懂得如何在数学解题中举一反三。

(二)创设合宜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阶段的孩子的思维还是以直观思维为主,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相对于成人而言倾向于简单,当他们对未知事物总是充满着强的好奇心时,大脑就会处于最活跃的兴奋水平,这时的学习就能真正发生,学生效益就会最高。由此,教师要灵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与学生的实际学情而创设合宜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究中去的同时,促使德育知识得以渗透。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节课之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有趣情境:爸爸为小度订制 一个漂亮的圆形蛋糕。爸爸分蛋糕时建议:“咱们一共有 4 人,可以把蛋糕平均分 成 4 份,每人获得 1 /4 块。”这时小度却不同意:“爷爷最老,我想分给他们最多,分1 /4 块,然后爸爸妈妈中份,每人 1 /3 块, 我最小只要 1 /2 就好。”大家听了小度的“孝顺”提议后都开心地笑了,这时爸爸说 道:“我们小度长大了,懂得尊敬长辈,真棒!但是你这样分蛋糕,反而你会得到最大块蛋糕,而让爷爷获得了蛋糕是最小块的”。小度听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时教师面向全班学生问道:“你们能给小度说说这是为什么呢?”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全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充分调动起来,使得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数学探究活动中来,纷纷用自己的方式帮小度解开疑惑。这样的教学创设,不仅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自主地去探求并理解分数的本质意义,而且也有效地渗透尊敬 长辈的良好品质,润物细无声般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高效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

(三)注重知识拓展与延伸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很多地方设置了“你知道吗?”这一专栏,其中有的介绍数学发展史,有的讲述数学家的故事,这些都是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资源,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利用这部分教育资源,并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从而提升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观察讨论后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始终接近 3.14,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π。 接着可以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向学生介绍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的人,与认识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学科作出的伟大贡献以及取得的卓越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实际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还可以对知识进行了拓展延伸,拿出两张课前准备好的人民币,一张是褶皱破损的,另一张是崭新的,展示在学生们面前,问学生更喜欢哪一张,学生们都说喜欢第二张, 趁热打铁向学生介绍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人民币,不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 使学生在认识、了解人民币的同时,生活中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

结语:就立德树人来讲,树人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立德是树人必经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立德。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立德,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耐心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婷婷.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权坤丽. 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3]蒋雨宏.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德育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