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在产后6周极易出现抑郁情绪,产妇产后一旦出现抑郁情绪将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1]。临床上所实施的常规护理模式并未给予产妇产后心理调节高度重视。为此,临床应加强产妇产后心理干预,旨在保证产妇产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其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2]。现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加强沟通、给予不断的鼓励等措施,使产妇的产后康复速度得以加快,为稳定产妇产后情绪提供有利条件[3]。现详细报道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产妇一般资料(表1)。
表1产妇一般资料对比(x̄±s,[n]%)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产前护理人员将产妇需要注意的内容进行告知,不断安慰产妇,使其保持轻松良好的心理状态,在产后为产妇提供相应的药物,并将饮食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内容进行详细告知。
观察组:优质护理。(1)产前干预。产前,护理人员对产妇的真实想法进行了解,并解答其提出的问题,将保持良好心态对胎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讲解给产妇。采用口头传达和播放视频等形式宣讲产前准备工作和围产期相关知识,并将产后抑郁的不良影响普及给产妇及其家属,叮嘱产妇家属不断的安抚和关心产妇。(2)产中干预。在生产过程中,护理人员时刻陪伴在产妇身边,并教会其深呼吸和用力等技巧,采用按摩和语言鼓励等方式分散产妇的注意力,稳定其情绪,协助产妇调整有利于分娩的体位,为产妇提供宫缩类药物。(3)产后干预。护理人通过与产妇交谈对其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并制定相应改善心态的方案,采用温和的语气疏导产妇心理,给予产妇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教会产妇深呼吸等全身放松方法,必要的情况下为其播放音乐,通过肢体按摩和眼神等方式不断的鼓励产妇,指导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和姿势。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的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自护能力评分对比
通过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在自护技巧、自我概念、责任感、健康知识掌握自护能力评分指标中,观察组分别为(23.23±1.53)分、(17.45±1.23)分、(24.10±1.82)分、(28.42±1.84)分、(93.10±1.13)分,对照组分别为(19.36±1.52)分、(15.38±1.15)分、(17.15±1.60)分、(22.28±1.36)分、(75.24±1.24)分,观察组产妇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2自护能力评分对比(x̄±s,分)
2.3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比
在SDS、SAS心理状态评分指标中,干预前,观察组分别为(53.32±4.57)分、(57.64±5.27)分,对照组分别为(53.42±4.37)分、(57.54±5.68)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分别为(25.37±3.20)分、(28.23±2.68)分,对照组分别为(38.60±2.95)分、(39.65±4.42)分,观察组产妇心理状态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
表4 心理状态评分对比(x̄±s,分)
2.3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十分满意、满意 、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分别有47例、3例、0例,占比分别为94.00%、6.00%、0.00%,对照组分别有27例、14例、9例,占比分别为54.00%、28.00%、18.00%,观察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2.00%,(P<0.05)。
表4护理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优质护理模式充分重视产妇的心理问题,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保证产妇得到更加精细的护理干预,而且还重视产妇的心理反应[4]。在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有效保护产妇的情感,并与产妇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及时疏导产妇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减轻其心理压力,使产妇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促进其身体舒适度的提升[5]。通过对产妇实施优质护理能够细化和优化整个护理流程,充分体现优质护理理念,使各个护理工作更加细致,有效衔接各个护理环节,不但能够使产妇身体机能护理得以强化,同时还有效疏导产妇的负向情绪,为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提供有利条件[6]。另外,优质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其下属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对产妇产后的心理变化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产妇家属的共同配合,在护理工作中充分运用多种有效的资源,使产妇产后康复速度得以加快,减少其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风险[7]。
通过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在自护技巧、自我概念、责任感、健康知识掌握自护能力评分指标中,观察组产妇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SDS、SAS心理状态评分指标中,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心理状态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在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2.00%,(P<0.05)。进一步说明优质护理不但能够提高产妇产后自护能力,同时还有助于保证产后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产妇积极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更加满意与认可。
4结论
总而言之,优质护理在改善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3]刘霞.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及抑郁状况影响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04):711-712.
[4]冯乐娟,冯月.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分析及护理观察[J].甘肃科技,2020,36(03):150-151+161.
[5]陈宝珠,梁凤英,林红.以家庭为中心进行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5):161-163.
[6]张洋.分析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6):258-259.
[7]解东丽.人性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及产后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