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祸伤患者的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方法分析
王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梅,. 基于车祸伤患者的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方法分析[J]. 护理研究杂志,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7031.
摘要:
目的:对车祸伤患者的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车祸伤患者急救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对本院接诊的90名车祸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所有患者抢救情况进行分析,统计院前护理及转运期间未发生死亡且成功抢救患者数量,并计算其占比即抢救成功率,以评价本研究所采用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90名患者经过经本研究采用的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方法干预后,88名患者在送往医院后均未发生死亡,并成功得到救治,抢救成功率为97.78%,2名死亡患者中1名患者在转运途中发生肾功能衰竭而死亡,1名患者在转运途中发生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本研究采用的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方法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急救效果,有效降低患者因院前护理及转运所致死亡的发生,适合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车祸伤120急救护理转运
DOI:10.12721/ccn.2021.157031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我们经济发展,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也随之增多,这也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车祸伤患者的救治也成为医学中的研究重点[1-2]。有资料显示,车祸伤发生后的25min内是车祸伤患者死亡的高峰时间段,尽快对车祸伤患者开展抢救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3]。一方面要求车祸伤现场人员应及时拨打120电话,与医院取得联系,以给车祸伤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另一方面医院也要不断对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方法进行完善,以有效提升车祸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4-5]。本院针对车祸伤患者的院前救治流程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院前救治体系,成功挽救很多车祸伤患者生命。本研究对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接诊的90名车祸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院采用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为车祸伤患者急救干预提供更多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对本院接诊的90名车祸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其中男女比为51:39,年龄18-67岁,平均(37.71±6.72)岁。受伤情况:22名占比24.44%患者因车祸发生肢体骨折;19名占比21.11%患者因车祸导致颅脑损伤;18名占比20.00%患者因车祸导致骨盆骨折;18名占比20.00%患者因车祸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13名占比14.44%患者因车祸导致软组织和皮肤挫裂伤。

1.2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方法

1.2.1院前接单流程

接到120急救电话后,应尽快核对完成患者的出诊信息,其中包含患者病情情况、联系方式以及车祸现场的具体地址等,此阶段时间应控制不超过1min。

1.2.2院前急救流程

接诊后应立即联系出诊人员,并马上通过专用急救通道出诊,时间控制不超过3min。接单后随车出诊的医护人员应及时对车祸患者的基本病情情况以及出诊情况进行了解,出诊司机应及时掌握车祸现场的地址信息,并尽快确定最佳的出车路线。出诊途中应及时与车祸现场联系人进行联系,尽可能多地掌握患者的病情信息,现场的车辆拥堵情况,以便尽快达到现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同时出车期间,明确出车人员分工情况。120车司机应尽快找出到达车祸现场的最佳到达路线,并尽快赶往车祸线程,如其中遇到拥堵情况,应及时将拥堵信息向120指挥中心反馈,并与交警联系,请求交警支援。

1.2.3现场急救流程

①病情评估:待120车辆到达急救现场后,护理人员首先应尽快协助患者脱离当前的致伤环境。仔细对患者体温、脉搏、精神状态、口唇颜色等进行观察,以有效掌握患者的病情情况,同时根据相应判断结果对患者实施抢救[6]。如果现场存在多名车祸伤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所有伤员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首先对伤情严重,危及生命的患者开展抢救护理,随后依据先救治重伤患者后救治轻伤患者的原则实施抢救护理[7]。②确保患者气道通畅:急救期间应及时将患者口腔和呼吸道当中存留的异物进行清除如血块、破碎的牙齿等,避免堵塞患者气道。针对存在舌后坠但能够进行自主呼吸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采用手掌托起其下颌,将其舌体通过舌钳牵拉出口外,并且调整患者头部,将其偏向一侧,以有效保证患者气道开放,避免发生窒息。针对伴有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应尽快对其开展吸氧干预,如发现患者呼吸和心搏停止,应尽快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术,其中随行医生负责对患者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护理人员负责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及相关护理[8]。③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血液循环:院前急救期间,应及时为患者构建静脉通道,以便于向患者机体当中进行液体的输注。静脉通道构建完成后及时扩充患者机体的血容量,尽可能地维持患者机体酸碱以及电解质平衡,从而利于后续的出血和休克抢救。针对存在严重复合伤患者或已发生休克的患者,应尽可能构建数量不少于2条的静脉通道。针对腹腔脏器受到创伤或受伤部位位于下肢的患者,应尽可能选择患者的颈部或上肢进行静脉通道的构建,以避免对其他抢救过程造成影响。针对受伤部位在胸部、颅脑以及颈部的患者,应尽可能选择患者的下肢进行静脉通道的构建,以防止输注液体影响患者受伤区域的血液循环。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输注液体的畅通情况,并没每次用药前对药物的名称、型号等信息进行仔细地核查,防止发生用药错误情况[9]。④止血处理:患者伴有出血情况,应对患者出血点使用敷料加压处理后,再对出血部位伤口表面进行包扎处理。针对四肢存在出血伤口的患者,除进行相应的止血处理外,还要合理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同时将患者受伤肢体进行抬高,以避免再次发生出血情况。针对四肢存在出血伤口的患者,除进行相应的止血处理外,还应将患者受伤肢体进行抬高,以避免再次发生出血情况,同时合理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如出血点位于前臂或手掌,应于患者的上臂位置设置止血带;如出血点位于下肢大动脉,应于患者的大腿中部设置止血带。在使用止血带时,应保证合适的结扎力度,以保证无动静脉血通过为宜,并且在患者使用的止血带位置做好结扎标识,并填写好具体时间。⑤骨折处理:车祸现场患者如伴有骨折情况,应采取最为简单有效的方式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如患者伴有四肢开放性骨折情况,应尽快对患者的四肢骨折部位实施复位或固定处理;如患者伴有四肢离断或内脏外露情况,应先通过无菌敷料将离断后的肢体或外露的内脏进行保存;如患者伴有脊柱损伤情况,应将患者转移到硬木板上并保持平卧体位;如患者伴有颈椎损伤情况,应尽可能减少对患者颈部的移动,以避免导致患者伤情加重。

1.2.4院前转运及监护

对车祸现场患者进行相应急救护理干预后,应对患者进行妥善固定,以防止因转运导致患者伤情加重。转运期间,护理人员应依据救护车辆上现有的医疗设备对患者实施抢救,确保转运期间患者的气道畅通以及各种管路和静脉通道畅通,特别注意转运途中不要造成管路发生扭曲与脱出。护理人员应留意转运途中患者的病情,并时刻对患者的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关注,并做好记录,及时分析变化情况,进行应对处理。转运期间要留意患者创面情况,避免对创面造成压迫,如患者经大量输血后面色仍未恢复正常且仍伴有四肢发冷情况,说明患者内脏可能存在出血,护理人员应及时将相关信息反映给随车医生,以便进行抢救治疗[10]。针对颅脑发生损伤患者,转运期间应留意其瞳孔变化以及呼吸变化,以有效判断患者是否伴有脑疝症状。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抢救情况进行分析,统计院前护理及转运期间未发生死亡且成功抢救患者数量,并计算其占比即抢救成功率,以评价本研究所采用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分析,计数数据应用%表示,计量数据应用x̄±s表示。

2  结果

90名患者经过经本研究采用的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方法干预后,88名患者在送往医院后均未发生死亡,并成功得到救治,抢救成功率为97.78%,2名死亡患者中1名患者在转运途中发生肾功能衰竭而死亡,1名患者在转运途中发生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3  讨论

我国交通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车祸伤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很多严重车祸伤患者会伴有较为严重的病情如主动脉破裂、颅脑损伤以及颈椎损伤等,并且很多患者伴有大量出血情况,一旦救治不及时患者极易发生死亡[11]。针对医院120中心来说,如何有快速有效的出诊,并做好车祸现场的急救护理是避免车祸伤患者在院前环节发生死亡,挽救更多车祸伤患者的关键。

医院120中心接到车祸现场打来的急救电话后要快速了解现场与急救有关的信息,同时接诊人员要快速反应将相关信息告知出诊人员,出诊人员应立即做好出诊准备,其中接诊流程的时间要控制不要超过1min,出诊流程时间应控制不要超过3min,尽可能缩短院内的准备时间,这就要求医院120中心要确保绿色通道畅通,人员做好培训,以有效缩短院内准备时间。出车后,出诊人员应及时按照分工,并拨打急救电话人员做好沟通,尽可能多地掌握患者的病情信息,同时明确最佳到达车祸现场的路线,以更好地开展现场急救护理[12]。出诊人员到达现场,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完成病情评估、确保患者气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止血处理、骨折处理的急救护理工作,其中应把握先救治重伤患者后救治轻伤患者的原则实施抢救护理[13]。院前转运及监护阶段应积极做好患者气道、导管和静脉通道畅通,并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观察,及时根据患者病情利用救护车上器材和用品对患者实施急救干预,同时有效避免对患者创口造成压迫,加重患者伤势。

4  总结

本研究当中回顾的9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经过本院采用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方法干预,88名患者在送往医院后均未发生死亡,并成功得到救治,抢救成功率为97.78%。这个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方法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急救效果,有效降低患者因院前护理及转运所致死亡的发生,适合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4]钱丰.VIPC院前急救措施在重症车祸伤院前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5):52+54.

[5]何伶俐.分析500例严重创伤患者院前120急救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8):45+47.

[7]孙新华.加强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288+290.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96.175.

[11]郭烨.120急救护理常见隐患与防范对策[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8):148-149.DOI:10.16458/j.cnki.1007-0893.2016.18.07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