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BV)是临床中的一种女性常见病,属于阴道生态失衡情况。该疾病患者常常存在阴部瘙痒、引导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等情况,在已婚女性及老年女性中发病率较高[1]。细菌性阴道炎的特点是起病缓慢,而且临床症状也不十分明显。所以,部分女性患者即使已经患有疾病,但并未察觉,因此使得最佳治疗时机被耽误[2]。女性一旦患有BV,其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05月-2021年0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细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女性患者,共计98例。入组患者需要根据抽签结果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蓝色签:甲硝唑治疗)与观察组(红色签:甲硝唑+克林霉素治疗)。对照组49例患者中,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0.15±2.15)岁,病程1-21d,平均病程(7.59±0.31)d。观察组49例患者中,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0.53±2.12)岁,病程2-24d,平均病程(7.67±0.29)d。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甚小 ,P>0.05,研究可进展。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甲硝唑片(国药准字H20003083;0.2g×24s×2板),每天1次,每次2粒,服用7d。
观察组需加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国药准字H10970005;20g/支)。药物使用前,患者应先将外阴用温水洗净,将药物薄涂于患处,每天1次,共使用7天。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痊愈: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为阴性,临床症状消失;显效:病原体培养检测为阴性,临床症状减轻明显;无效:病原体培养结果为阳性,临床症状无改善迹象,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2)生活质量。通过GQOLI-74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过评价,量表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项。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理想。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相关数据需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检验用x2。计量资料表示用(x̄±s),检验用t。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详细如表1:
表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两组GQOLI-74评分分析
治疗后,各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对照组,P<0.05,详细如表2:
表2治疗前后两组GQOLI-74评分比(x̄±s;分)
3讨论
女性下生殖道是一开放性腔道,也是女性人体内的重要微生态区。一般来说,阴道的微生态动态平衡是以乳酸杆菌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阴道微生态的灵敏度非常高,一旦受到内源性或外源性相关因素影响时,其原本的平衡状态就会受到破坏并发生改变。细菌性阴道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妇科疾病,是由阴道内加特纳菌与一些厌氧菌的混合感染而引发的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会使女性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由于该疾病较为顽固,容易反复发作,甚至会导致不孕。因此,需要及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积极治疗。
甲硝唑是临床中常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药物,能够对厌氧菌、滴虫、阿米巴原虫等进行有效控制。药物进入人体后,对厌氧菌的DNA结构进行破坏,导致细菌死亡,治疗BV效果比较理想。然而,长期临床实践表明,甲硝唑只有在细胞内激活才能够发挥出有效作用,局限性显著[3]。为使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甲硝唑结合克林霉素方式逐渐在临床中应用。克林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发挥出抗菌活性,抑制细菌的肽链延长。进而使得,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被抑制,最终达到有效清除细菌的目的。故本次研究中,两种该药物联合使用下,患者治疗效果更明显,生活质量更理想(P<0.05)。
综上所述,在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方式,效果优于单一使用甲硝唑,对于促进患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使用,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牛芳, 李亚梅, 马凤岚,等. 参肤外洗方联合克林霉素乳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3(03):36-39.
[2]张琼琼, 刘瑛, 文佳,等. 甲硝唑和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9, 038(003):174-179.
[3]周艮春. 不同剂量甲硝唑栓剂与克林霉素联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比较[J]. 中国性科学, 2019, v.28;No.237(1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