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苏紫微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苏紫微,. 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J]. 数学教学与研究,2022.2. DOI:10.12721/ccn.2022.157014.
摘要:
教育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但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看,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围绕学生的自主发展开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思考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要加强对教育研究学习的调查,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学习。
关键词: 初中数学研究型学习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14
基金资助:

按照过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目标已难以达成。为此,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型学习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用科学的、逻辑的思维去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研究过程中,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实践调查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得初中生的数学成绩不断提升。

1.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特点

1.1具有自主性

初中数学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可。以此为基础,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特点下,教师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初步》时,老师让学生从课本上找出问题,并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已解决存在的数学问题,将数学课堂的主人归还于学生。几何学是一门相对基础的数学知识,通过有效的研究,有助于建立未来学习的基础。所以,通过给予学生优势和教师支持,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预备知识。

1.2具有应用实践性

一般情况下,在中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学习具有实用功能。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后,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整合学生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切实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帮助。

比如,在讲解《统计调查》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可以利用本部分所学的知识,判断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判断其是否公正,在解决问题后学生可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1.3具有互动创新性

在中学数学教育中,采用研究型学习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成为探究问题的主体。可以促使学生自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每个人想法不同,综合多种个人思想,提供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研究型学习,有助于加强课堂互动。教师在辅导过程中,更注重方法的改进。老师与学生的思想冲突产生了新的教学方法,逐渐脱离了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2.初中数学学习现状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和思维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但现在的学生在学校学习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学生思维僵直,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现象疆场发生。如果学生学习数学的想法变得僵化,就无法灵活地从老师的例证引出类推,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知识,不能主动思考。此外,由于当今教学模式的诸多缺陷,许多训练都倾向于以题海战术为主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们不能从自己的问题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只有通过无数次的练习,才能发现这些规律。以此模式培养的学生,使得学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被时代所淘汰。

3.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究

3.1以思维模式展开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十分重要。数学理论很强,良好的思维方式是研究学习的基础。众所周知,数学学习的许多内容都需要理论的证明,学生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来理解理论证明[1]。举例来说,在学习《全等三角形》中,学生必须了解并掌握足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和条件,以及无法证明的条件有哪些。它要求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和方法,有逻辑性地处理相关知识,从本质上理解内容的本质,通过教师的引导,更好地学习内容。

3.2以讨论的模式展开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采用了讨论,并被用于课堂上,中学数学课也是如此。探讨就是运用知识,在提出问题之后的解决方案,详细调查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这部内容时,老师介绍了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要想更好地学习本节的知识内容,就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讨论的模式,选择一些经典的提问类型。教师以引导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综合了许多人的想法,就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运用讨论模式。通过这种方式,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3.3以合作的模式展开

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普通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学习,是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教授方法。合作方式是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一组,各组调查相同或不同的问题,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模式,在学习中十分重要和有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交流和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律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2]

比方说,在讲解《概率初步》这一章时,只有通过教师的说明,学生对概率的适用并不十分清楚。此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自由地交流,表达理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章内容。合作协商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开阔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不断探索和思考,尽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3.4利用生活化思维

数学学科是以计算为中心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实用性很强。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时,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思考方式,慢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举例来说,在讲解《统计图》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进行了分类,并对数据段进行数据整理,最后根据表格绘制出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等。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调查班学生喜欢的科目,整理相关数据,制作统计图表。以此为基础,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收集资料,学习资料统计分析方法,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3]

3.5构建研习课堂检验结果活动

就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而言,多数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受教师监督,那么学生很难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为监督学生在研讨会上总结好的作业,教师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利用考点检查,以使学生能根据需要撰写研习会的解读本和课文摘要,总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如果学生的测试结果不符合标准,可检查学生的摘要,判断该学生是否认真参加,如不认真接受,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监督。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运用于研究性学习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不断提高核心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的探究能力。然而要注意,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调查是无止境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将学习的理念巧妙地渗透到学生身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威威.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2019(11):171.

[2]李秀利.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28):110.

[3]毛绍良.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J].科普童话,2019(35):5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