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生儿主要是指胎儿分娩出母体后的28d内,由于新生儿日龄较小其身体各器官与功能均没有发育完善,因此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还无法发挥有效作用,新生儿的免疫能力相对较差[1]。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致使新生儿遭受到病菌的侵蚀,从而导致新生儿出现感染等不良情况,严重拉低新生儿的生活质量,阻碍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为了保障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更为了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医院普遍会针对新生儿分娩出后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会措,有效的兼顾新生儿的身心护理需求,积极为新生儿营造良好舒适的身心状态。鸟巢式护理模式是现代化临床护理模式中的一种,是基于向新生儿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核心,通过在暖箱中利用布卷打造一个类似于鸟巢的自然环境,给予新生儿最大程度的安全感与边界感,同时还可以发挥抚摸以及固定新生儿体位的作用。借助于鸟巢式护理保障新生儿姿势与在母体宫内相似,让新生儿获得更安静、更舒适的感受,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新生儿的哭闹情况。鸟巢式护理通过有效利用暖箱而针对新生儿实施针对性护理举措,可以显著的降低新生儿的紧张感与焦虑感,进一步降低新生儿出现发热、哭闹等不良事件,有助于促使新生儿全面健康的成长。为了进一步探究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针对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时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更进一步的分析,期望为日后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提供丰富的参考依据和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47例新生儿,男26例、女21例,新生儿日龄1至20d,平均日龄(10.26±3.57)d。观察组47例新生儿,男28例、女19例,新生儿日龄2至26d,平均日龄(12.04±6.25)d。两组新生儿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严格根据新生儿常规护理规章制度,给予新生儿提供常规基础护理,提前设置暖箱温度并维持恒温21至24℃,且湿度维持在65%左右,暖箱的光线需要适宜不可过亮也不能过暗,同时还要避免暖箱光线直射新生儿眼部。护理人员需要每日给予新生儿洗澡,并且洗澡后对其全身涂抹爽身粉,日常护理过程中要定时对新生儿进行耳鼻与口腔的清洁工作,同时加强对新生儿脐窝的清洁与消毒护理。此外,护理人员在给予新生儿进行护理举措时,必须要保证动作的轻柔,并且将新生儿专业的毛巾与衣物等要单独存放。
观察组:观察组新生儿实施鸟巢式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⑴健康宣教:为了加强新生儿家属对于鸟巢式护理的了解,因此,需要提前安排临床经验丰富、且专业知识夯实的护理人员,针对新生儿家属进行鸟巢式护理的专业知识讲解与普及,为进一步增强家属的配合度奠定夯实基础[2]。⑵鸟巢制作操作步骤:护理人员要将鸟巢的详细制作操作步骤告知给新生儿家属,首先应该将暖箱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然后再利用浴巾、软毛棉毯或者是棉被等来制作鸟巢,并将其放置于暖箱当中环绕在新生儿的四周,为新生儿营造一个鸟巢式的暖箱环境。通过营造类似于母体子宫的环境,可以最大程度的给予新生儿安全感,并且借助于鸟巢式环境让新生儿四肢依附于护圈之上,再加上辅助轻拍新生儿,从而可以发挥有效的安抚情绪的作用,最大程度降低新生儿受惊情况,帮助新生儿快速适应身边环境。此外,护理人员每天要给予新生儿更换浴巾、软毛棉毯等护理,确保新生儿的卫生情况,并且还需要定时对暖箱进行消毒清洁工作,为新生儿打造舒适、干净的护理环境。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给予新生儿进行衣物更换时,应该提前将衣物进行预热,避免由于衣物过凉而导致新生儿出箱时着凉。⑶光线与声音护理:在鸟巢式护理过程中,需要提升护理人员对于活动声音的控制能力,在护理活动中的声音必须低于60db。而在白天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将暖箱上的遮光物移除,但是在晚上时需要利用遮光物将暖箱遮挡起来,促使新生儿完全处于暗光的环境下,借助遮光干预从而为新生儿营造黑白规律。此外,暖箱内的光线也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必须保障光线的柔和,避免由于光线过强从而灼伤新生儿的皮肤或者眼晴。⑷日常清洗护理:护理人员每天都需要利用温度适宜的洗水对新生儿进行擦身,清洁完毕后利用爽身粉对其褶皱处进行均匀涂抹,新生儿大小便后应该立即对其阴部进行清洗护理,为了避免新生儿出现红屁屁现象,可以利用无菌植物油进行涂抹。⑸新生儿睡姿调整护理:护理人员日常协助新生儿进行睡姿调整,主要以仰卧位为主然后交替侧卧位入睡。可以取2cm左右的小枕头,并且用手将枕头中间按压出内陷状态,然后让新生儿枕在上面,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的头颅更好发育。在针对新生儿进行睡姿调整护理前,护理人员应该提前进行手部的清洁与消毒,避免由于手部细菌而导致新生儿出现感染情况。⑹日常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的关注新生儿的血压、脉搏、体温以及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新生儿正常体温应该保证在37.5℃以下,一旦发生新生儿体温情况异常,护理人员需要第一时间查明原因,然后立即实施针对性的治疗举措。⑺指导母乳喂养:新出生分娩出半小时左右,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新生儿吮吸乳头,这样既有助于促进乳汁的分泌,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母婴之间的感情。护理人员要提醒产妇与家属,在喂养之前必须做好乳头的清洁工作,必须保持竖抱位,这样才有助于新生儿的吮吸与吞咽。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新生儿发育情况、进奶量、首次胎便时间、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一 对比两组新生儿发育情况、首次胎便时间、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n)%
表二 对比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n)%
3讨论
新生儿在临床护理中属于特殊护理人群,由于其分娩出母体子宫刚接触新环境,所以需要一段时间来逐渐适应新环境[4]。而新生儿由于刚脱离母体所以其各机体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善,再加上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免疫能力较差,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细茵侵袭而造成感染等不良情况。因此,针对新生儿实施护理工作时,不仅要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举措,帮助新生儿尽快适应新环境,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新生儿的清洁保护,避免新生儿发生不良事件。护理人员借助护理举措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帮助新生儿可以尽快适应外部环境,但是,由于新生儿的免疫能力较差所以针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差,所以护理人员必须积极提升对外部环境的控制情况,为保障新生儿处于稳定的环境提供有利保障。新生儿阶段很容易发生体温的大幅度变化情况,因为散热速度比较快所以严重的影响了暖箱内部的环境。通过针对新生儿实施鸟巢式护理,借助打造母体子宫相类似的新环境,从而提升对于新生儿的保护力度,帮助新生儿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环境。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护理人员给予新生儿的躯体实施针对性保护举措,有效避免由于外界温度变化,从而给予新生儿的皮肤造成刺激作用,进而导致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生儿临床护理阶段很容易出现局部肿胀、皮肤破溃以及喂养不耐等多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健康成长。而通过给予新生儿实施鸟巢式护理模式,通过在暖箱中营造一个类似于母体子宫的环境,设置恒定的温度、湿度以及稳定的空间环境,不仅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同时还有助于缩短新生儿的首次胎便时间,有效的增强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最大限度的避免新生儿出现皮肤破溃以及呼吸暂停等一系列并发症。除此之外,鸟巢式护理还有利于加强和训练新生儿的吮吸反射能力,进一步的提升新生儿口腔满足感,从而实现提升进奶量的效果。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得出,针对新生儿实施鸟巢式护理具有一定的提升其胃肠道蠕动的效果,通过刺激其胃酸的分泌从而实现提升新生儿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与时同时,在研究中发现给予新生儿实施鸟巢式护理,有助于调节其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分泌系统,有效的达到刺激垂体激素的分泌,为促进新生儿机体的健康生长发育奠定了夯实基础[5]。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新生儿的发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新生儿的血氧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证明,鸟巢式护理模式通过加强对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的控制,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发育,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几率。
参考文献:
[1]陈娜,蔡慧婷,王蛟,杨曼曼.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3):243+210.
[2]陈锐.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3):27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