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融合教育,让特殊儿童进入正常儿童的普通幼儿园,让他们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日常的保育和教育。对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来说,他们的发展水平总体大大的落后于他人,在人群中总能一眼看出他的与众不同。由于他们自身的特点要融入他人当中比较困难,且对他们自身的能力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是融合教育对于这类特殊儿童有重大的意义和教育价值,可以大大的提升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而对于普通儿童来说,可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因此,开展学前融合活动对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都有着极大的教育价值。
一、研究概况
研究对象皓皓,自闭症儿童,2017年5月出生,3岁左右被确诊为自闭症,4岁4个月进入幼儿园接受普通教育。由于家人知道孩子比较特殊,之前也在医院进行康复训练,但是没有持续培训,后来直接放弃了。家里还有一个正常的哥哥,对孩子的关注也比较少,皓皓基本上都是奶奶在带,并只管孩子的饮食起居,其他也其不上太大的作用。家里因为孩子能力比较弱,所以故意推迟一年上学。据家长描述,孩子基本没有语言,吃饭需要人喂,上厕所不会自己脱裤子,基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二、解决的策略
对学前儿童特别是像皓皓来说,生活中最经常、最主要的接触者是他的家人,特别是照顾他的监护人奶奶、爸爸妈妈和哥哥、同伴和教师,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都是我们进行干预和进行融合教育的活动。因此我们在晨谈、点心、户外活动、集体活动、午饭及午睡、游戏等相关活动对皓皓进行了为期近1年的跟踪观察与支持干预。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皓皓主要在上灶幼儿园小班进行融合教育,班主任通过ABA的教育方式对皓皓进行干预,从眼神对视开始,到呼名反应等的训练,到后期孩子能听懂简单的指令按教师的要求做一些事情。到鼓励孩子用语言进行表达自己的需求。2022年2月到现在主要在训练幼儿的肌肉力量和感觉统合的训练,帮助幼儿进行感觉统合,能适宜的接受外界的刺激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一)亲子融合活动——家园的互动策略
好的融合效果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教师和家长不断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双方在融合教育上达成一致。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经过教师的反馈,家长在家的巩固和练习使得孩子有质的飞跃。我们通过亲子融合活动这种形式,使儿童在家中得到重视,家长能正式孩子的问题,帮助家长和幼儿建立良好的亲自关系。通过亲子交流、身体的接触等方式促进幼儿的发展,使儿童在社会性、语言交往性等各方面得到提升。同时结合幼儿园开展的家长半日活动开放及幼儿园的亲子运动会等方式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幼儿园表现的多方面。让该儿童尽可能的融合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
(二)区域游戏融合活动——同伴的互动策略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同伴的互动是促进其发展的又一重要策略,融合教育的最终结果是使特殊儿童能完全的融合在同龄的伙伴间而不会显示出明显的不合群。尽管同伴的互动不能像亲子关系那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但是却为儿童提供了更多的不可替代的游戏交往的机会和自由平等交流的时机。在同伴交往中,往往会出现非预期的情况发生,因为同伴不会因为你的特殊而对你多加照顾和忍让,所以这时就需要特殊儿童学习怎么和同伴相处,怎么维持和同伴交往的关系,就会要求该儿童要学会看同伴的一言一行,并做出同伴能接受的行为方式。使自己和同伴在交流上是平等互利的关系,且该儿童要有一定的反应速度和一定的灵活性。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刻板的行为是幼儿与同伴交往最难进行的下去的障碍,是需要自己去克服的。同时区域游戏融合活动本身具有环境的开放性、选择的自主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人际交往的频繁性特点,所有儿童都能够充分自由地选择区域和选择小伙伴。例如在进行区域游戏时在区域融合活动中,教师一方面给予参与性的支持,为皓皓创设机会和条件和别的小朋友进行互动和游戏,在教师的辅助下,小朋友也渐渐接纳皓皓,并愿意和他一起做游戏。同时给普通幼儿一些积极的反馈,孩子们的参与性就越来越高。例如,皓皓不知道怎么在规则里进行游戏,教师会请一个比较能干的小朋友来和皓皓一起互动,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并进行示范,让皓皓进行模仿。刚开始从“给我”,“我的”“帮帮我”“谢谢”“再见”等简短的语言进行简单的互动交流。在区域融合活动中,同伴的参与性支持与示范性支持可以使同伴关系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区域活动对儿童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独特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皓皓对小朋友的名字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叫出他人的名字。在别人帮助他的时候,有时还能说谢谢,并显示出很开心。
(三)集体活动——教师的互动支持策略
虽然每天的集体活动时间很短,但是却是大家集聚智慧和相互分享知识的时刻。孩子们对集体活动的教学很是喜欢,因为集体活动是教师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教学。对于皓皓,现在的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从刚开始的会随意离开位置,到处转圈圈,或者发出不自主的笑声,到现在孩子能听到上课的音乐自己会搬动小椅子坐在相应的位置上。集体活动教学时,皓皓对于其他幼儿的讲述和表达是有一定的关注的。因此教师有时也会对皓皓进行简单的提问和互动。孩子现在在集体活动时间基本能较为专注地倾听,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或是会的问题孩子也会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同时,一个教师在上面进行集体教学时,另一个教师会坐在皓皓的边上给一定的辅助,帮助孩子在原有的基础水平向前一步发展。
(四)户外活动——教师的感觉统合游戏支持策略
户外活动对于每个幼儿的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更能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特殊儿童,特别是向皓皓这样的幼儿,户外的体育活动更能促进皓皓的发展。因此,每天我们进行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会针对皓皓个人的情况,为他设计不一样的活动。比如:皓皓不敢滑滑梯,前庭觉比较敏感。因此针对皓皓的情况,在教师的鼓励下和降低坡度让皓皓循序渐进地接受前庭的刺激。现在皓皓自己就可以去尝试各种前庭觉的游戏。还有皓皓的肌肉力量弱和肌张力低,导致孩子的警醒度也比较低,因此教师会引导皓皓玩一些锻炼他肌肉力量的游戏,比如:障碍跳,青蛙跳,背重物游戏等等。现在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在进步,比如自己能提裤子,脱裤子,端盘子等等。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是教育契机,对于皓皓这样的幼儿,教师只要看到,关注到皓皓都会对他进行观察和给予必要的辅助,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得到锻炼的机会。
三、我的思考与反思
一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既要有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素养也要对特殊儿童的认识。因为3-6岁是特殊儿童干预的关键期。错过了就很难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师要了解特殊儿童的特点,发展需求以及我们怎么能在最大限度上帮助特殊儿童适应和融合在集体中。
二是对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进行培养,只有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特殊教育能力的水平,教师才能用较为专业的眼光看待特殊儿童,不是把他们当作异类,不懂他们的需求,将他们排斥在外。只有教师专业才能给家长家长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更好地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惠娟.学期融合活动促进特殊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个案研究[J].专题研究 现代特殊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