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数学经验的深度学习
陈凤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凤霞,. 浅谈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数学经验的深度学习[J]. 数学教学与研究,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042.
摘要:
幼儿园的建构游戏是指在幼儿园建构区域进行的,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与建构活动有关的各种动作塑造物体形象、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具有动手操作的特点。积木是建构活动中最常用的材料,深受幼儿喜爱,它本身隐含了数学领域中的数、形、量等特点,是很好的游戏和学习的材料。要想让幼儿接受并且在脑海中形成数学知识体系,教师就应当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
关键词: 建构游戏积木游戏数学经验幼儿深度学习
DOI:10.12721/ccn.2022.157042
基金资助:

积木是建构游戏中最常见的材料,也是幼儿最喜欢的用来搭建的材料。在积木游戏中,教师让幼儿通过积木一边游戏一边学习,这种方法是每个幼儿都很乐意接受的。但大多时候教师关注的只是幼儿建构的结果,忽略了在建构游戏中帮助幼儿运用和积累数学经验,从而提高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深度学习。

我根据积木这一材料的特点,对幼儿在积木搭建游戏过程中数学经验的学习、应用和积累进行了观察和有针对性地指导,提升了幼儿的在建构活动中数学经验的运用能力,促进了建构技能的发展。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改变方式,熟知目标

在《指南》精神的指导下,我一改过去在建构游戏中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关注技能忽视数学经验的应用的做法,在活动前能主动了解幼儿学习数学的发展目标和规律;在指导建构游戏时重视与数学领域的有关知识进行整合,目的性不断增强;在观察幼儿建构的过程中能够关注到细节部分所呈现的数学经验;在活动后针对幼儿搭建的作品重点分析幼儿前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活动中新增的数学经验,为下一次活动材料和指导策略的调整做好铺垫。

二、营造氛围、悉心指导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学习,幼儿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幼儿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幼儿对外界是没有了解的,所以教师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比较安心踏实的场所,这是空间上的考虑,还有就是时间的问题,幼儿教师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搭建积木。例如:有的小朋友成功地搭建了属于自己的积木之后,教师可以给他们适当的鼓励,并且让幼儿对自己搭建的积木做一个简单的讲解;教师可以询问幼儿搭建的积木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搭,搭建的成品是个什么图形等,让幼儿对这些有个大概的了解。

幼儿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多将搭建的积木往数学方面靠拢,引导幼儿去发现积木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应当注意对那些表现不是特别优异的幼儿采取鼓励的政策,在积木活动中让幼儿对数字或者是大小等有个初步的概念,让每个孩子都敢于去尝试并且有机会去尝试。

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大脑思维并让他们慢慢接受外界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要想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首先需要慢慢引导他们去主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去搭建积木,幼儿才会根据所观察到的事物进一步联想和思考问题,这个过程不仅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有一定的条理性,而且还会让幼儿对自身越来越充满信心,并且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幼儿教师应当在幼儿入园之后就给孩子创造出搭建积木的良好氛围,这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和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

四、概括梳理,提升经验

《指南》中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立初步的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在幼儿园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我尝试将数学活动与建构游戏相整合,幼儿通过观察,能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进行搭建活动。如按颜色间隔排列的围墙、按形状间隔排列的围栏等。每次游戏结束后教师只要有针对性的将里面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梳理,就能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积木是建构活动中最常用的材料,深受幼儿喜爱,它本身隐含了数学领域中的数、形、量等特点,是很好的游戏和学习的材料。要想让幼儿接受并且在脑海中形成数学知识体系,教师就应当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

积木的搭建是一个细心认真的活计,心情急躁或者没有

耐心的孩子是很难做好的,因此,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会慢慢形成自己欣赏事物的眼光并且让自己的思维得到发展。幼儿就是在一次次的操作、尝试中不断学习和提高,从而发展幼儿空间概念和数学概念,获得深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莹、华爱华.游戏时长对幼儿积木游戏行为与作品 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9(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