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为骨折较为常见疾病之一,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是很多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肢体中患者能够、疼痛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良好护理干预,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常规护理只能满足患者的基础护理,难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个性化服务,因此护理效果并不突出。有研究认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让患者肿胀程度得到良好改善[1-3]。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我院收治的86例四肢骨折术后患者为例,分析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别包括43例患者。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21~67岁,平均(49.00±9.33)岁,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31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22~68岁,平均(45.00±7.67)岁,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13例,闭合性骨折30例。两组在年龄分布及性别方面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在完全知情条件下,表示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②患者均具备正常沟通能力。③患者年龄均处于20-70岁之间。④患者临床资料具备完整性与真实性。排除标准:①配合度及依从性不达标情况。②中途退出研究,不能全程参与。③存在认知、沟通、精神障碍。④存在严重传染性疾病。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情况。⑥临床资料有所缺失情况。⑦合并恶性肿瘤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并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指导患者保持饮食清淡,根据患者情况,尽早展开康复训练,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观察组:优质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谈话,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在话语中疏导患者情绪,并帮助患者建立康复自信心,让患者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康复锻炼,提高患者配合度与依从性。②疼痛护理:根据量表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对疼痛轻者,为患者播放舒缓音乐,或者是患者喜爱的电视节目,让患者注意力得到有效转移,进而减轻痛苦。针对疼痛严重患者,可以遵医嘱对患者使用药物镇痛,并向患者传授腹式呼吸法,让患者能够练习,并进行自我放松,改善疼痛状况。③肿胀护理:在患者功能复位后,对患者立即进行具备冷敷,保持每天三次,每次冷敷时间保持在10-15min,连续两天冷敷。在第3d,对患者实施热敷,每次保持15-20min,温度控制在50℃左右,保持每天三次热敷。然后对患者进行局部按摩,保持力度轻柔,并沿着肿胀位置向周围进行擦揉,保持每次20min左右。另外,指导患者进行四肢活动,从关节伸屈锻炼开始,逐步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尽量减轻疼痛及肿胀。④饮食护理: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为患者推荐适合的饮食方案,让患者可以多进食新鲜蔬菜与水果,并摄入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并适当进行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时做好预防便秘的准备,确保患者保持均衡的营养膳食。
1.3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评分:根据焦虑(SAS)与抑郁(SDS)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前者:50-59分判定为轻度焦虑,得分在60-69分判定为中度焦虑,得分在69分以上则表示重度焦虑。后者: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以上。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或抑郁情况越严重。
②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烈疼痛,评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
③观察并对比两组肿胀程度,Ⅰ级代表皮肤存在肿胀,有皮纹;Ⅱ级表示肿胀并伴有无张力性水泡;Ⅲ级代表皮肤肿胀、升温并存在张力性水泡。
④生活质量:根据SF-36生活质量通用量表进行评估,主要从8个维度对患者评估,分值范围在0-100分之间,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x̄±s)对计量资料展示,通过t进行检验,使用[n(%)]对计数资料展示,通过X2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0.05为中界点,P在中界点之下,代表数据差异明显,软件工具:SPSS26.0。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x̄±s,分)
2.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3d及术后7d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x̄±s,分)
2.3两组患者肿胀程度比较
观察组肿胀程度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肿胀程度对比[n(%)]
2.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x̄±s,分)
3讨论
四肢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通常患者需要忍受剧烈疼痛,并容易发生术后肢体肿胀情况,甚至面临下肢静脉血栓风险,不利于患者疾病恢复。所以,在患者手术治疗后,同样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能够早日恢复肢体功能,尽早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常规护理在护理针对性与有效性方面略显不足,所以并不能满足现阶段人们日益增高的护理需求[4-5]。因此,本文主要从优质护理的角度出发,探寻对四肢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优质护理是临床护理方式的一种,可以在充分尊重患者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而高效的护理需求,并弥补常规护理中的缺陷,从患者的内心需求出发,让患者病情能够尽快恢复,使患者预后效果更好[6-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情绪更好,说明在优质护理的应用下,可以让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并调整身心状态,让患者可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提升临床疗效。观察组经过护理干预后,疼痛评分更低,说明优质护理发挥出重要作用,减轻患者疼痛感,让患者能够更好地与护理人员配合,让患者康复效果更加显著。观察组肿胀程度更轻,表明在护理人员的辛苦照顾下,能够让患者的肿胀程度得到有效缓解,加速患者康复进程,让患者能够更好地康复。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表明通过优质护理,可以让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并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充分体现出来,提高患者整体护理效果,让患者可以早日从病痛折磨中解脱出来,尽早康复。有研究认为,通过精准化专科护理及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可以让术后患者降低病症的发生,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8-10]。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相似,通过优质护理能够改善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并让患者的肢体肿胀及疼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轻,让患者保持良好的锻炼依从性,提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对患者预后改善有积极影响。通过从多个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让患者肢体肿胀有效缓解,并避免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情况,让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更好。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与研究时间存在局限性,因此研究结论并不具备全面性。希望在未来研究中,能够将这方面不足有效弥补,并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结论,将研究内容进一步扩展,深入研究,为临床护理的研究提供更多可行意见及参考资料,让更多四肢骨折患者可以尽早恢复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中,能够减轻肢体肿胀与疼痛,并让患者从消极的状态中走出来,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得到更加优质的临床护理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向英,袁萌.快速康复理念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9):3308-3310.
[2]白平利,周秦,李璐.基于音乐治疗的心理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12):1623-1626.
[3]袁萌,郑向英.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康复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4):1930-1933.
[4]王倩,汤然钧,胡晨笛,等.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焦虑状况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02):351-353.
[7]尉睿.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05):863-865.
[9]王田田,李海燕,苏晴晴,等.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肢体肿胀及皮温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04):29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