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有其独特的地方,小学生尚处于一个开发的阶段,所以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教育进行思想和品质方面的培养。从主体上来讲,小学数学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层层递进的,如果只进行小学数学的教育就只是在培养“书呆子”而已,这样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今后在社会上进行生存和发展,还有就是这样的学生在思想上是匮乏的,道德理念也不强烈。此外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思政教育就会导致学生没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在未来也没有能力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看来加强小学数学和思政教育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 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小学数学在与思政课程融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实质性的问题,需要教师重点关注。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不够先进,一部分教师还在将课本知识生硬讲解、直白灌输,忽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使学生难以感受到自己的课堂价值,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失去参与热情。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数学知识体系丰富,思政内容多种多样,教师仅仅通过一种方法讲解数学内容,使学生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难以从多个角度发掘思政内涵,由此形成的视角单一,限制学生思维全方位发展。最后,教师的教学范围有待拓展。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如果将眼光完全放在课堂中,局限了学生的视野,缺乏学以致用的过程,使数学知识与思政内容融合得十分生硬,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创设探究情境,营造学科思政氛围
数学教学要强化学科思政功能,有效渗透道德品质教育。教师要创设出深受学生喜爱的数学探究活动情境,营造出生动、和谐的学科思政氛围,这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兴趣、生发道德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使学生融入到数学活动情境的同时,让他们对学习内容也有了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可以说,教师只有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科思政氛围,才能更好地向学生渗透道德品质教育。
(二)、落实“课程思政”要了解数学史,讲好数学故事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在设计单元教学时,先介绍数学知识产生背景,向学生讲述其中包含的文化故事,从中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例如我国古代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的真值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他不仅是数学家,还是伟大的天文学家。通过这些介绍,学生不仅深刻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也认识到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激发了求知欲,从而发奋学习,积极向上,勇于创新。数学不仅是应用型的科学,还是一种具有严密推理逻辑的学问。教学过程中,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思维的启迪作用,感受数学不仅能让我们取得巨大的科技成就,也能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愉悦,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三)、注重教学内容,进行精准融合
为了将小学数学的教学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达到协同共进的目的,首先要找到两者之间共同点和关系。例如,在教学“元、角、分与小数”这堂课的时候,抓住课堂的重点,这节课堂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生活中不止有整数,还有小数,以及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教师应结合德育,让学生爱护人民币。又如,在进行“时间”相关的知识学习时,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时间概念,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实际的应用途径,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意识,进而融入“一寸光阴一寸金” 的概念,在讲解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思政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到数学知识;还可以在教授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育。所以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分析。具体要通过完善的教学制度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方面的培养。
(四)、挖掘好的素材,重视数学历史在小学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影响下,形成这样一个具有灿烂文化的国度,也使现在思政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有了根基。所以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入一些历史知识,这样可以让教学课堂充满趣味性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五年级数学“圆”教学过程中离不开π的介绍,π和圆的周长和面积都有很大的关系。但为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思想,建立自信的民族情感,教师可以介绍最早在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就将π计算到了小数点七位数后,创造了当时最高水平。在这样的教学流程中,小学生不但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这样地方式了解我国数学的历史,了解数学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对学生的人格建设也有重要作用。
(五)、实行全面系统教学评价,促进数学教学思政教育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主要通过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能力,以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估,显而易见,这样的评价系统是过于片面的,难以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为了教学评价具有价值和针对性质,这就需要选择更加专业的评价方式,要将评价体系和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平时表现和综合能力这三大方面。其中平时表现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加上作业的完成程度。基础知识就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足够理解和对知识点的应用,这些可以通过平时的一些小测验和期末考试体现。而综合能力就需要考查学生的学习和思政两方面内容。用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也可以让学生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进一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加强思政教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只有自觉意识到教育工作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才会追求尽可能完美的教学效果,做到不仅要传授具体学科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能力。只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学科思政的课题研究中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操作的、帮助学生动态生成良好品德的学科思政策略。
参考文献:
[1]杨俊玲.数学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考[J].成才之路,2021(31):47-49.
[2]邢乐乐. 小学数学学科思政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研究[D].山西大学,2021.DOI:10.27284/d.cnki.gsxiu.2021.00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