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中职学校德育活动中思政教育策略探索
罗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罗文,. 县域中职学校德育活动中思政教育策略探索[J]. 数学教学与研究,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061.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的改革创新,县城中职中职德育也在逐渐的完善和改进。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教师将教书育人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的学习、管理活动之中,而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学校班主任应当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同时还应该掌握丰富的学科理论,并且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样才可以为广大的中学生树立起榜样。
关键词: 中职德育活动思政教育
DOI:10.12721/ccn.2022.157061
基金资助:

一、树立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性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强化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学生成长为文化素质合格、职业信念坚定、技术技能优秀、道德品质过硬、身心体魄健康的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具备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等核心素养的新时期职校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情操,强化法治纪律,促进文明养成;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夯实文化基础,提升人文修养,加强生涯规划;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厚植匠心文化,强化专业技能,培植双创意识;以身心健康为基础,锻造强健体魄,培育健康心理,加强社会实践。

二、基于“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原则

(一)科学发展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同学的人格、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主动参与到班级活动的讨论当中,让其能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立德树人教育的关键在于“育人”,这也就决定了县城中职的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将教书育人以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并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每一名老师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负责人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也是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对中职学校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要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教师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指导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身上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教师的作用和价值。

(三)实事求是的原则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在进行教师的德育工作时,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且要结合学校的具体要求,对班级的整体状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了解,从而为教师的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其次,教师在开展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要以身作则,不能为了迎合家长而强制自己做,这样会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品行,所以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实施,才能使整个班集体的氛围更加和谐,进而提高班干部的综合素质。

三、县城中职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在县城中职要想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需要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进行有效的落实与实施。因此在对学校的德育目标的制定时,要以立德树人的理念为基础,同时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对其内容的把握也应该更加的全面、科学。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严格要求自身端正自律,言必行、行必果;其次是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整个班级的和谐发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的形式来感染学生,让他们明白做人的真谛,并以此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使之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二)顺应时代制定德育目标

中职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新形势下加强对中职教师的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的身心发展。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社会在前进,学生也是如此,所以学校的教育目标也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教师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与国家的政策来制定德育目标,使其符合当前的政治形势,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提供良好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到自身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指导思想上的事情;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产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的行为规范更加标准,从而促进整个班级的健康向上的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德育环境

良好的班级环境是开展好学生德育的基础条件,因此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首先要加强对班风的建设和管理,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班风。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开展好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想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在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上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根据每个人的个性、爱好等,制订出符合他们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第二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为同学们树立榜样。第三是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师表示范作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提高自我修养,从而使其人格更加健康。其次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QQ群、微信群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增进与老师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可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如组织主题班会,让教师们一起参与其中共同讨论、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四)开展以立德树人为理念的德育活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和学生的圣地之地,因此要加强对中职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到中职教师的工作之中,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要在实际的校园管理活动上,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使其能够真正的成为县城中职中的德育内容。例如:在进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时,可以通过开展以立德树人的主题班会的形式来实现,让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能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其次还应积极的引导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并定期的组织教师与其他任课老师交流共同探讨、相互讨论、互相促进,进而使得教师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研究分析,发现了立德树人的县城中职中职教师德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社会道德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们对于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更应该以身作则,为祖国的未来献言献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因此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高苏民.具身道德:学校体育何以“立德树人”的困境与治理[J].体育与科学,2021(2):84-85.

[2]任鹏飞.立德树人背景下叶圣陶德育思想时代内涵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1(2):73-7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