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长时间的线上学习,学生进入倦怠期如何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参与度成为了我们老师眼下急需攻克的难题。本文将以《气液基础回路设计与装调》课程为例论述线上教学的创新方法及手段。
2.线上教学的现状分析
(1)线上教学手段单一
线上教学方法虽然能辅助教学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是毕竟区别于之前传统的教学方法,互联网新技术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来说面临巨大挑战。仅仅利用直播授课将线下课程照搬到线上显然不能达到教学效果,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2)互动性不足
线上教学区别于线下教学,教师与学生无法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尤其对于一体化课程没有实训设备,只能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进行交流,这样就容易促使教师忽视“互动”的重要性,直接照搬传统“一言堂”授课模式,根据课件滔滔不绝讲解知识,并未实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对知识掌握程度。线上教学的单向输入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因此线上教学的双向互动至关重要且又最难以实施。
3.线上教学创新方法及手段实施策略
我校自 18 年开始进行胡格教学模式改革,井田法、旋转木马法、魔术盒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活动,胡格教学方法帮助我们有效的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而传统教学方法和胡格教学方法在目前的线上教学未必适用,但是胡格理念给我们思想带来极大冲击,让开阔思路,去创造性地尝试更多的方法和手段,让他们服务于课堂、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有效互动性,提升线上教学的有效性。
(1)“飞花令”签到——趣味签到,专业引入
教师一般采用学习平台签到或者钉钉签到,这种传统方法确实方便统计人数约束学生按时到位。但不乏出现学生签完到挂机的现象。用“飞花令”在群里进行接龙签到,每个学生接龙一个跟本门课程知识相关的专业术语,要求不重复。接龙方式为:自己姓名+专业术语。
教学实例:签到接龙刚开始出现的是一些刚学过的元器件的名字,比如:溢流阀,减压阀,液压泵......,随着术语越说越多,又需要遵守不能重复的规则,有的学生开始翻阅书本、百度查起资料了,开始出现一些很细节的知识点,比如:外控口、先导阀、软弹簧......如此一来班级群内的学习气氛活跃了很多,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的敏感度。既能达到签到的目的又增加了趣味性,帮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2)竞赛教学(问答+抢答)——突破学习重难点
自学或直播授课结束后,在课程微信群对直播课上讲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问答”和“抢答”作为课堂表现成绩(占总成绩 10%)。
问答题目较为简单,一般为本节课内容的重点,老师@指定同学回答(一般会@性格稍微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学生答对获得老师及同学们的认可称赞,增强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的同时再次向同学们强调了重要知识点);抢答题目稍有难度,一般为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师抛出问题,全体学生参与抢答,第一个回答且正确的同学得分。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熟练程度的同时激发学生大脑皮层的活跃度顺利进入后面内容的学习。
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把学生拉回课堂自愿参与知识的学习,同时获得成就感。同时可以解决线上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 “挂机”现象, 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3)抽“盲奖”——get学生关注热点融入课堂
教师用“抽奖助手”小程序在微信群里发起抽奖,由于抽盲奖借助了学生中正流行的“热点”,将奖品从未知的神秘娃娃转换成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内容,奖品类型大致包括:下次课做老师的小助教(钉钉直播时通过弹幕为大家总结老师讲的重难知识点)、获得下次课连麦机会一次、课堂表现直接+5 分、当天课程结束后与老师私信嗨聊吐槽十分钟、免作业一次等。
奖品形式新奇神秘,学生们对奖品的关注刺激学生不断跟着团队前行。教师小助教和课上连麦都督促着学生更认真对待学习,和老师私信嗨聊有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4)“蝴蝶效应”游戏——提高有效互动覆盖面 快乐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将学生分组分别建立讨论群,以小组为单位组长接收到老师给的题目后要回答问题,并将题目和答案在群中讲解,要求有图有讲解(语音、文字、视频均可),然后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并@群内一人请他回答以此类推。出题本人要知道答案,答题人解决不了时可以寻求出题人帮助,题目难度以十分钟左右完成为宜(10分钟准备时间,然后开始讲解),题目内容须与本课程相关。
在这个活动当中,组长承担着统领全组节奏的关键任务,对于游戏规则的传达、组员遇到疑问,甚至是有人试图破除规则的情况时,要及时地因势利导地在群中给出反馈,这无形中锻炼了他的决策能力;同时,每位身在其中的同学,需要理解他人提出的问题,并对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整合、输出,还需要在与他人的问答当中,接受别人的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充分锻炼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交流沟通以及综合表达能力。
(5)“开放式 ” 作业 —— 强化专业自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开放式作业,并设置一些学生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充分动脑、动口、动手,在学有所得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形成认识兴趣,强化专业自信。
教学实例:在讲液压传动概述(传动类型)知识点时加入了视频:手工DIY硬纸板传动实例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找出用到了几种传动形式?视频中哪个结构属于液压传动?
效果:学生对这种手工DIY的视频非常感兴趣,轻松娱乐观看视频的同时将三种传动类型真实生动的牢记于心,同时对液压传动有了感性的认识。有同学甚至扬言自己也要亲手做一套这种设备,立志要向液压界的牛人看齐。
教学实例:讲液压传动的特点—上课前一天布置作业:让学生体验自家小区电梯与西红门宜家货梯乘坐感受上有什么区别?第二天钉钉直播课上进行讨论。
效果:钉钉直播上课,对于“普通缆绳电梯和液压电梯乘坐感受的区别”这个话题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在轻松具象的氛围中让学生自行总结出了液压传动的特点。甚至有的学生没有挨到第二天上课,前一天晚上就私信老师想知道答案。
4 结束语
教无定法,教法为教学服务。线上教学,需要教师冲破枷锁,创新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新颖、灵活、多变且融合学生感兴趣关注度高的话题及事件,能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兴奋程度,扩大兴奋面积,促进学生注意力稳定集中,提高有效互动,提升线上有效教学的覆盖面。
参考文献:
[1]李婷.高校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探索与反思[J/OL].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0,20(03)
[2]沈婧.基于新形势下的建筑史课程的线上教学创新[J].今古文创,2020(10)
[3]郭依正.论实现线上教学的方法和工具[J].电子制作,2020,(Z2)
[4]张海玲.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教学资源整合的线上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5):192-193+98.
作者简介:侯冠男(1988-)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