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物质精神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人们自我保护和自我权益保护意识都在不断的提高,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与人们生活与作息密切相关,医院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各种关于医院管理问题和护理问题的不断曝光,人们更加重视医院管理服务工作。内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是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主要科室,做好内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是各医院都非常重的内容,因此这里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护理安全管理概述
护理安全主要指的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无差错、无并发症、无护理纠纷和实践的过程,其涵盖了参与护理的每个护理人员、护理环节。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得出,医疗机构在进行医疗护理工作的时候,患者未发生法律法规意外的身心健康损害、精神性障碍以及死亡的情况。护理安全是医学工作中的重点,是医学安全范畴的重要组成,是患者在临床诊疗中得到有效的治疗过程,未发生疾病而顺利出院并且重新获得健康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对于患者而言,科学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自身健康和自身恢复的基础,是降低自身致病花费的重要手段。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护理安全是工作的中心,是对不安全因素很有效控制和预防的重要举措,通过在工作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来优化不安全因素,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确保患者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将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内科护理安全管理薄弱环节
内科主要分为神经内科和心内科两个环节,但无论哪个内科科室,其护理安全都非常的重要。就内科护理安全管理薄弱环节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科护理管理问题
首先,患者入院之后评估资料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基础资料不够全面造成护理工作存在缺失。尤其是对于神经内科患者而言,由于大部分患者年龄较大且存在意识、精神、语言方面的障碍,造成在护理工作中容易产生薄弱问题。
其次,健康宣传效果不理想。内科患者通常都表现出众多的并发症,除了患有内科疾病之外,还有肝脏、心脏、肾脏等功能性疾病,因此这些患者普遍存在着临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沟通难度大、治疗效果慢的特征,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的时候,受到患者自身病情和家属着急心理的影响,效果一直不太明显。
再次,有些医院的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素质差、缺乏耐心,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影响护理质量。
最后,护理人员技术能力和理论功底欠缺,无法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2、内科护理安全管理问题的发生原因
对于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去分析。
(1)客观因素:内科患者普遍存在着患者年龄大、沟通难度高且病情变化复杂的特征,在患者护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病情评估和记录出差的隐患,且这些患者大多存在病情危急、护理程序复杂的现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得出,在内科护理中应急性心衰和心肌梗死造成的护理纠纷、护理安全占整个护理问题的60%以上,这一数据值远远高于其他科室。另外,内科护理用药安全也是引发护理风险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内科护理中大多数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患者在使用药物之后经常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还导致护理安全风险的发生,给护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2)主观方面:一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专业知识掌握不高,缺乏科学的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心理学知识;同时对于护理相关的法律制度、行业规范不甚了解,自我防范意识差再加上刚步入工作存在工作经验缺乏,各种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经验欠缺,导致工作中出现安全风险问题。
三、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防范对策
1、加强培训
护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学习、善于总结和思考,学会评估医院治疗能力和判断高危人群的数量以及心理所需。在内科临床护理中,对于关节炎、脑卒中、高血糖、高血压患者要这些人列入高危人群,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解有针对的开展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满足患者的特殊需要。在工作中,要强化重点区域的护理管理工作,尤其是对重点区域、重点时间段的防控管理,严格控制室内环境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另外,在工作中,要强化患者监护和管理,根据把患者病情将患者安置在监护室、观察室等,准备好充足的医疗物资随时准备对这些病情危急的患者进行抢救。对于老年患者以及行动不便的患者,在护理中要做好宣传教育,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广泛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工作安全,在护理工作开展中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为了提高教育成果和质量,尽可能的避免传统单一宣传教育方式,可采用示范性、计划性教育模式,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让患者更多的了解到与自身病情相关的知识,从心理学角度调整患者情绪,促进患者恢复。多数内科疾病不易治愈,且伴随反复发作的风险,患者了精神负担大,加之家属重视程度降低,部分患者会丧失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就要求护工作人员在护理中主动护理,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
3.加强岗前培训
对护理人员开展法律教育,加强岗前培训,对护理中安全隐患进行指导。护理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使护理人员运用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知识减少护理事故发生。对护理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加强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对新进的护生进行培训,带教老师严格认真带教,严防事故发生。
四、结束语
安全管理是患者安全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护理缺陷的关键环节。医院的护理人员是患者安全护理的直接执行者,是医院护理安全的践行者,直接承担着医院护理安全工作的主要责任。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和管理,对于提高护理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内科作为各个医院的主要科室,其强化护理安全至关重要,建立长效的护理安全机制,提高内科护理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贯穿在日常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马凤萍. 关于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及防范[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2]李桂芝.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0).
[3]李跃芹.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008(015):9-10.